1月2日下午,记者在南城新桥医院外科见到,小徐灿安静地守在病床前,陪爸爸徐福清说话。才43岁的徐福清,头发花白,一脸憔悴,记者第一眼误以为是小徐灿的“爷爷”。见记者到来,小徐灿的婆婆张贵珍眼框一下滑出了泪珠……
67岁,43岁,10岁,祖孙三代眼巴巴地望着记者,也不知从何说起一起并肩与病魔抗争的那些事。张贵珍、小徐灿一时哑言,低头不语。鼻孔和口腔插着管子的徐福清,时而深呼吸一口,紧接着又吃力地咳嗽,小徐灿默默地用棉签沾了点水为父亲润口……
徐福清一家住在渠县汇东乡山青村4组。小徐灿2岁时,母亲嫌弃家贫离家出走后,在外地务工的徐福清又无法返家照顾儿子,只好让他跟随姑姑生活。
哪知在2017年,姑姑不幸因病去世不久,徐福清又被确诊肝硬化,这让原本就贫穷的家庭彻底跌到了谷底。2018年11月底,徐福清病情恶化,肝腹水致使腹部肿大,严重威胁着他的生命,当地医院也束手无策,建议他转到达州的大医院就医。
为救父亲主动辍学
2018年11月29日深夜,懂事的小徐灿一脸严肃地对婆婆说:“我向老师请了假,和你一起到达州去照顾爸爸。我担心你一个人扶不起爸爸,你又不认识路,莫走丢了。”次日,小徐灿向渠县汇中乡中心学校5年级1班班主任请假。
当年12月1日,小徐灿带着婆婆和爸爸来到了南城的新桥医院。从那天起,小小年纪的他承担起照顾爸爸的重任。小徐灿天真地说:“因为爸爸得重病了,我要照顾爸爸和婆婆,所以没法去读书了。”
“我这个侄孙太懂事了,一直守在他爸爸的身边,为他爸爸端屎端尿、擦洗身子。我每次来看到,都会难过流眼泪。”小徐灿的亲戚张女士说,小徐灿的童年有很多向往和憧憬,但残酷的现实迫使他把自己追求的一切都放下了。“我等爸爸好了,再回学校去读书,和同学们一起打乒乓球……”小徐灿一口气对记者说出了很多愿望,最后以“只有爸爸好了,我才能去读书”结束了和记者的对话。
盼望获得社会援助
经新桥医院的努力,徐福清的病情稍有好转。但据新桥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定文介绍,徐福清的病情仍处于危险期,急需手术治疗。
可徐福清为治病,家里早已债台高筑,已无法借到钱了。困境中,徐福清的亲戚帮他拨打了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让徐福清能获得爱心人士的援助。
采访最后,徐福清拉着记者的手哽咽道:“我希望娃儿生活充满阳光,快乐成长,所以我为他取名叫‘徐灿’。可我却没能守着他成长,反而要他辍学来照顾我……有时候,我真的不想再治病了,只想娃儿能早点返校读书……”
□本报记者 赵曼琦
新闻推荐
城管上门督办变“不见面”为“天天见” 酒吧转变态度 改“被动应付”为“主动配合”
本报讯12月17日,渠县万兴广场万福苑住户代表把一面“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送到渠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