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渠县新闻 > 正文

四川新发现4座汉晋古城古代“賨人”城址 蜀王被俘之地找到了!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02-07 04:08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新发现4座汉晋古城 武阳故城遗址。

武阳城出土的墓砖拓片。

宕渠城出土的“宕渠”瓦当为“賨人”城址提供了论证。 受访者供图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勇猛善战的古代少数民族“賨(音cong)人”有关的城址、秦灭巴蜀时蜀王被俘之地、汉武帝开拓西南而设的第一个郡……2月6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史料中记载的四座著名汉晋时期古城已经被找到了。

新发现的4座汉晋时期的城址,分别是位于四川渠县的“宕渠城”、眉山市彭山区的“武阳城”、梓潼县的“广汉郡城”以及德阳市的“阳泉城”。同时,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对已发现的德阳市“绵竹城”和荥经县“严道古城”的布局和文化内涵作了补充和完善。

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找到了城墙、城门、墓葬、水井等系列遗存,出土了青铜器、陶俑、文字瓦当等器物,基本确定了各个城址的具体位置,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后,解决了一批历史文献对于城址地望的争议问题。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卫东介绍,新发现的4座城址,其地域涉及川东和成都平原地区,其时代涉及西汉到魏晋时期,与众多历史事件有关,极大扩充了四川汉晋城址群,完整展现了汉晋时期帝国的扩张和对成都周边地区的开发,对全面理解多元一体中国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6座城址中,每一座城址都凸显出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宕渠城”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与巴国中重要民族——“賨人”有关的城址;“广汉郡城”是金牛道上的重要城址,也是分巴割蜀而设的第一个郡——“广汉郡”的见证;“武阳城”是史料中记录的中国最早茶叶交易市场,也是秦灭巴蜀时蜀王被俘之地;“绵竹城”是进出成都平原的门户;“严道古城”是打通西南夷的重要城址。

遗址发现地:

川东/渠县

宕渠城

发现宕渠瓦当 “賨人”城址踪迹可寻

川东达州市内,宕渠城在渠江东岸静静躺了2000多年。宕渠城遗址又名城坝遗址,2017年2月至7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它进行了第四次年度考古发掘。这次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是目前川东地区汉代城址最大规模的科学考古。

经过发掘,城坝遗址东北边,渠江弯道内侧平原地带的一处南北长约260米,东西最宽约250米,面积约5万平米的“郭家台”城址逐渐浮现在考古工作人员的眼前。

“5万平米的城址面积,已经是目前为止川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战国到六朝时期的遗址,并且是唯一确认的汉代城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禄红说。

在城墙内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汉代遗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出土的1件“宕渠”文字瓦当(后在城墙区又出土了1件残“宕渠”瓦当)。这直接为城坝遗址作为秦汉“宕渠”城最为直接的文字证据,也为此前对巴国中的重要民族“賨人”城址所在的具体位置提供了论证。

考古发掘证明,城坝遗址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六朝时期,其中以两汉时期的堆积为主,而两汉时期的遗存,尤其是墓葬遗存,包含有大量的移民文化因素。这为进一步廓清晚期巴文化如何融入汉文化的过程提供了新的资料。

遗址发现地:

川西南/彭山

武阳城

成都平原南部门户 东汉设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距离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大约一公里处,武阳故城初现。根据史书记载,成都以南在汉代设置的4到5个城址中,目前唯一发掘初现的,只有武阳城。

武阳城始建于秦,传说中蜀国被秦灭以后,蜀王败逃死于此地。武阳城在西汉时期为县城,东汉中期至南齐时期为犍为郡郡治所在地。

武阳城位于眉山市彭山区武阳镇五一社区,北距成都约60公里。这座平面呈三角形,面积约23万平方米的城址,高出水面约10米。其城墙依地势而建,土结构,未见包砖。目前残存城墙长度约为2000米,残宽3-40米不等,地面以上的高度为0.8-4.5米。还有与城址相关的城门和道路等设施,城址周边发现墓地和窑址,其中墓葬44座,窑址11座。

据介绍,在城址东侧与北侧均发现有壕沟,壕沟的宽度为30-50米,深度约为1.5米-4米。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志岩推测,壕沟的形成,可能是为了取土修筑城墙,并起到防御作用。城址西面沿着岷江故道,因而没有城墙,在中段部分,设有城门、码头,为南河到岷江的交通要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武阳为最早置县的地区之一。东汉中期以后更是成为犍为郡的郡治。“在当时,郡就是最高的行政机构。也就是说,大约有三四百年,武阳是这里的最高行政机构,可见它的重要性。”刘志岩说。

本次考古勘探发现的武阳城址,保存较好,城内外的布局结构较为清晰,为四川盆地内目前发现的最为重要的汉晋城址之一。

遗址发现地:

川西北/梓潼

广汉郡城

金牛道上重要城址 作坊区反映生产力水平提高

“广汉郡,高帝六年置……去洛三千里。南去成都百二十里。西接汶山。北接梓潼。东街巴郡。南接犍为郡。”作为古四川最早的三郡之一,广汉郡在秦灭亡后,于汉高祖6年设立,位于金牛古道,是出川的重要商贾云集地。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确认“广汉郡城”就位于绵阳市梓潼县西坝遗址内,这从考古发掘和调查确认的残存西汉北城墙亦可证实。根据勘探,该遗址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长约1000米,分布面积200多万平方米。

时代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其中遗址的主体堆积为西汉早中期;初步确认了该遗址的手工业作坊区和墓葬区;同时也对残存的北城墙进行了确认,现残存约200米,露出地表约1.5米。

考古发掘的遗物以陶器为主,有生活用具和建筑构件等;生活用具有盆、钵、罐、碗、甑等,建筑构件有瓦当、铺地砖等,其中瓦当主要为云纹瓦当、形制较大,铺地砖主要为方形“富贵”“回”字纹砖,亦发现少量龙纹踏步砖等。另有少量铜器、铁器等遗物。出土器物中,有的还刻有工匠名字。

在陶窑作坊区内发现的大量生活用具和建筑构件的成品和半成品,等级较大、规模较大,应为当时广汉郡官府烧制器物的作坊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万涛说:“有三个窑址共用一个工作间,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规模也是比较大的。”

遗址发现地:

川西北/绵竹

阳泉城

川内超大型汉代遗址 下一步是找到城墙

西晋建国之后,对全国区域进行了新的划分,“新都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四,户二万四千五百。雒、什方、绵竹、新都”。

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刘章泽推测,从时代、面积、地望分析,位于绵竹市孝德镇的金土村遗址应该就是阳泉故城。考古发现,该遗址时代应为汉晋南朝,分布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是四川地区同时期不可多见的城址。

阳泉县的记载最早见于沈约(梁)《宋书》和顾野王(南朝陈)《舆地志》,一般认为是在今孝泉镇。

刘章泽推测,蜀国灭亡的战争中,整个绵竹城基本毁灭,有文献记载阳泉县撤县,很可能就是绵竹城搬迁到阳泉去了。

而《晋书》中却又反复提到绵竹,可以肯定的是《晋书》中记载的“绵竹”并非是汉代的绵竹县而是另一个名为“绵竹”的新县城,最有可能的就是由绵竹城分立的阳泉县。

专家介绍,之所以把它列入新发现城址,主要是考虑到分布面积。根据初步勘探,这个遗址的分布面积约170万平方米,在四川发现的汉代遗址中是超大型的。结合文献记载,初步可以认为是阳泉城所在地,下一步还要继续寻找城墙来确认。

新闻推荐

省人大代表王飞虎:加大特殊地区扶贫项目资金投入

省人大代表王飞虎:“渠县是国家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作为一名来自革命老区、省定贫困县的代表,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四川整体脱贫成绩。”1月30日,达州市渠县县长王飞虎...

渠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王万邦御倭2018-01-12 09:57
评论:(四川新发现4座汉晋古城古代“賨人”城址 蜀王被俘之地找到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