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渠县清溪场镇第二中心学校教师余小琴
渠县清溪场镇第二中心学校教师余小琴,从事教育工作20年来,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余小琴特别关心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成长。通过调查,余小琴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由于这些老人大多数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而且都比较惯孩子,造成许多孩子比较放纵。发现这个情况后,她经常去留守儿童家里家访,一方面督促他们学习,另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班里有好几个学生是单亲家庭,为了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她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有个孩子在父母离异后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刚开始时,由于担心同学笑话,而且少学了一个单元,他的学习进入不了状态,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啥。他是个要强的孩子,为此深感苦闷,回家后对着奶奶大发脾气,说不上学了。万般无奈下,他奶奶找到余小琴,说真不行的话先让孩子休学。她了解到这孩子只是一时的差距和心理负担才产生厌学情绪后。对孩子奶奶说:“不要紧,孩子只是有一部分知识断层,而且孩子受到伤害后需要有一个适应、愈合的过程,慢慢来。我想办法帮他补课,你回家后也多劝导他,关爱他,让他不必着急。”以后的一段时间,余小琴课上关照、课下辅导,帮孩子补课,与孩子沟通。一段时间后,那孩子恢复了以往的活泼,成绩也赶了上来,期末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15年以来,余小琴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并任琏环村第一书记。她帮扶的5户贫困户在紫坝村,该村山高路远,部分地方交通十分不便。两年来,她利用课余和周末,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送去问候和温暖。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得到群众的好评。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余小琴坚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想信念,忠于职守、辛勤耕耘,在平凡的教师岗位坚守着自己不变的信念。她爱校如家,爱生如子,长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和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热心社会志愿服务,对本镇的扫盲教育、普及教育、留守学生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市宣
新闻推荐
渠县岩峰镇回龙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新貌。渠县定远乡团寨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一角。好房子□本报记者樊邦平/文杨东/图“今年定个小目标,争取过年前装上热水器。”9月8日,在渠县渠南乡大...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