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三版)推动八大传统产业兼并重组和绿色智能化发展;延伸和优化化工、天然气产业链,培育打造能源化工“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促进新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集群发展,打造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两个“百亿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突出“1+7”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引导优势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打造达州经开区“千亿产业园区”,力争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强“3+6”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300万亩以上。突出绿色、生态、富硒、康养特色,大力引进知名加工、商贸企业,打造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推进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突破性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3.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成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目标,加快构建“两纵五横”铁路网,全力争取西渝高铁过境达州,加快推进达万、达巴铁路扩能改造和达巴广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成达万高速铁路;提升航空运输能力,规划建设万源、宣汉等通用机场,建成达州新机场;推进渠江航运升级改造,实现三级通航;加快构建“一环三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加强“六横六纵六联络”国省干线改造和域内快速通道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公路改善提升工程,完善市域县城及城镇乡间公路网络。加强骨干水利枢纽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新建一批防洪控制性工程,启动建设市第二水源。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完善油气输送管网,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勘探开发新气田。加强信息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光网达州”、“无线达州”、“感知达州”,扩大“宽带乡村”试点范围。统筹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争取海绵城市试点。
4.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确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0%。全力推进“五桥六路”建设,有序推进“七大新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30万,辐射带动功能更加显著。继续深入实施“缓堵保畅”和“五治”、“三化”工程,加强城市建筑、城市公园、滨河沿岸景观打造,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推进宜居宜业县城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市政设施、公共设施,提升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到2020年大竹、宣汉、渠县建成I型小城市,开江、万源建成II型小城市。深入实施“百镇建设行动”,以省级试点镇建设带动重点镇完善功能、塑造城镇特色、发展城镇特色产业。统筹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开展“四好村”创建,力争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市级“四好村”。
5.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完善“5+1”帮扶机制,严格落实扶贫攻坚责任,确保49.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认真落实“六个精准”核心要求,精准实施“六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推动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以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为目标,以82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核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10+N专项行动”,打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保障三大攻坚战,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实施移民搬迁和灾后重建帮扶,有效解决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贫困人口因灾致贫返贫问题。构建扶贫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
6.扩大全方位开放合作。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总布局,主动参与国家“两带一路”、成渝经济区建设,争取设立达州海关,启动建设国家开放口岸。扩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交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万州、安康等周边城市合作,构建与万州港陆水联运体系。用好西博会、渝洽会等投资促进平台,办好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达商大会、知名企业达州行等活动,积极推进达州经开区、大竹工业园区等外向型产业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到2020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1000亿元,制造业招商项目占比达到60%。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0%以上。
7.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绿化达州行动,建成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万源、宣汉北部秦巴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生态市、县(区)。深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灾减灾等重点工程,加强脆弱区生态治理,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到2020年完成营造林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5%,城市绿地率提高6个百分点。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8.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重点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工程;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培育工程,支持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支持四川文理学院扩容转型发展为应用型大学,建成西南职教园区。推动“健康达州”建设,加快发展优质医疗资源和紧缺专科医院,重点构建完善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大力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1223”巴文化保护工程和“一心三带五重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战略,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达州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普惠民生,保持公共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占比达到70%以上,每年办成一批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达州、平安达州。继续加强宗教、对台、统计、档案、保密、地方志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达州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市总工会考核组对渠县年度工会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进行了全面考核。考核采取查、听、看、问的方式进行,对渠县总工会年度在职工文化建设、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会民生、工会报刊征订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