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据称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是一门古老的行业。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大多出自篾匠之手,大到床铺、桌椅、凉席,小到竹篮、蒸笼、箩筐、背篓等。但是,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这种纯手工的操作渐行渐远,这个古老的行业也正在悄然消逝。
社区记者日前有幸在达城北岩寺遇到了51岁的篾匠汪建,见到了篾编这道即将消失的风景。
“耍出来”的篾匠职业
汪建,渠县流溪人,一家6兄妹中排行老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地还没有大规模地兴起打工浪潮,大家干完农活都窝在家里闲耍。汪建家乡及周边的三汇镇盛产甘蔗,对外销售需要大量竹制包装,有人找到了他。汪建想,在家耍也是耍,倒不如去编包装,于是跟着人家学了起来。由于年纪轻,他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后来,到了甘蔗收获季节,汪建“另起炉灶”,组织村上10多人,成立了一个编织队,每天编出100多个竹制包装。但是,这种包装季节性强,价钱相因,赚不了多少钱。汪建于是又学习编背篓,将编好的背篓叫妻子拿到三汇镇上去卖,由于背篓的售价比篾篓高得多,利润也大,这让汪建尝到了甜头。从此,他开始了篾匠生涯。
带着家人“走南闯北”
最初的几年里,汪建编织的竹制品主要销往家乡及周边地区,但由于塑料产品的大量涌现,以及竹制品的逐渐饱和,销量大幅度下降。他不得不决定外出,打开一片天地。汪建带着妻子、儿子和女儿走出流溪、走出渠县,带着篾刀、匀刀、篾针、锯子、剪刀等工具,先后辗转万源、广安、南充、武胜、华蓥等地,租用当地民房,安排好儿女读书事宜后,就近购买竹子,开始编织背篓、竹篮、蒸笼、箩筐、灯笼、筲箕等竹制品,让妻子到人多的市场去销售。
说到那些日子,汪建用“太辛苦了”四个字来总结:“租房要钱,照管老人要用钱,孩子读书要钱,打杂也要钱,一家四口的生活,就靠我一个人编背篓来维持,太苦了。不过,现在也算熬得差不多了。”说到这里,汪建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
达州城里“安营扎寨”
纵使他乡千般好,不及故土一片天。2008年,在外地打拼了10多年的汪建,携妻带子回到达城,先后在火车站、小红旗桥等地摆摊,后来,他在达城北岩寺“安营扎寨”,开起了一家“竹编工艺”的小门市。
日前,社区记者来到汪建的门市时,只见里面挂着圆形和柱形灯笼、刷把、酒提子,地上重叠着直径约2尺的蒸笼;室外靠墙的桌子上摆放着背篓、小蒸笼、筲箕、篮子、竹碗等,竹制品琳琅满目。汪建正忙着编织背小孩的背篓,篾条在他手中,很是听话,乖乖地被划开、划薄,然后定型、固边、编篾、锁口,不大一会儿,大功告成。
汪建告诉社区记者:“这个背篓是人家定制的。编背篓是自己的特长,各种样式的背篓都能编。现在门市上摆放的都是些大路货,好的昨天才被人家买走。”他还特地拿出手机,翻出里面的照片:“这20来个道具背篓,是前些天为市里一家单位到省上演出专门编织的,那家单位非常满意。”
汪建说,自己五十多岁了,在篾匠行业摸爬滚打26年之久,要想重新换个行业也难,同时自己对篾编很有感情。目前,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前来购买竹制品的越来越多了,收益也越来越好了。他表示会一直坚守篾匠这个行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竹制品。(本报社区记者 郑景瑞)
新闻推荐
村干部把分给我的新房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