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渠县新闻 > 正文

面对金灿灿的稻谷愁眉不展 渠县万寿乡党员干部助农抢收

来源:达州晚报 2016-08-23 12:45   https://www.yybnet.net/

8月中下旬,正是农业大春收割期,本是农民收获喜悦的日子,然而一些老弱病残的农户,却因缺乏劳动力眼看金灿灿的稻谷愁眉不展。渠县万寿乡党委政府在民情调查走访中发现这种情况后,立即要求各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成立助农抢收工作队,无偿帮助农民收谷进户、归仓入库。

天马村九组程国祯夫妻二人均过花甲之年,没有其它技能的他,全靠种庄稼维持生计。今年种稻谷10余亩,眼看黄橙橙的稻谷即将收割,自己干活时又不小心摔坏了右腿,行走极不方便,夫妻二人正为收割犯难时,下访干部上门来了。了解其实际情况后,帮扶干部李君、刘小嫣立即为其联系收割机,找来三轮车,组织党员干部近10人帮其抢收入库。由于田间道路狭窄,运输不便,助农抢收工作队排成一行,接力传递袋装稻谷,抱的抱,扛的扛,抬的抬,大家争先恐后把稻谷搬上车,送回家。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程国祯家的稻谷颗粒归仓,夫妻二人热泪盈眶地感慨道:共产党的干部真是好啊!

天马村十一组贫困户冯学光因病卧床不起,老伴患病手术后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儿子病逝、儿媳出走,留下未成年的孙子、孙女。盯着刚从收割机里倒出来的稻谷堆满田坎却无力搬运,冯学光的妻子王玉碧愁眉苦脸,好强的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带着年幼的孙子,用背篼慢慢地转运稻谷。民情调查走访的驻村干部刘小嫣、徐长政看到此情况后,立即组织天马村助农抢收工作队赶赴收割现场,大家一起动手,不到1个小时便将其两亩多田的稻谷扛回家。看见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和被汗水浸湿的衣裤,王玉碧老人感动得潸然泪下,连声说:“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狐儿寡母搬到黑也搬不完。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哟!”

残疾人程光敬一家三口,家属今年患白内障,儿子在外务工;程兴春年过古稀,一人在家,儿女远在他乡;寇世英夫妇体弱多病,独子弱智至今未婚;陈东青一家五口,儿子在外务工,去年脱贫,但今年本人重病瘫痪后,负债较大,重返贫困……这些家庭虽然贫困缺少劳动力,但在党员干部组建的助农抢收工作队的热情帮助支持下,均实现了颗粒归仓。

据了解,万寿乡的助农抢收工作队近期已为缺劳贫困户收割稻谷100余亩10万余斤。万寿的党员干部以“爱心”和“责任”诠释着自己的扶贫观,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裴术斌)

新闻推荐

昨发今秋首个大雾橙色预警 未来几天艳阳高照 早晚大雾继续

未来几天艳阳高照 早晚大雾继续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面对金灿灿的稻谷愁眉不展 渠县万寿乡党员干部助农抢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