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渠县新闻 > 正文

将农产品制作过程放到网上 渠县小伙一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

来源:达州晚报 2015-11-09 13:01   https://www.yybnet.net/

12年前,他怀揣梦想走出村子,进厂打工,工资最低时200元;几年前,他回到村子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如今,他的网店一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渠县望江乡小湾村80后小伙子董立平,将杀猪、切肉、腌制、熏肉……熏制腊肉的过程拍下来,放在淘宝网店,原生态农产品引来不少顾客关注,网店生意蒸蒸日上。

每天一篇“千字文”挣稿费

2010年,在外漂泊了近10年的董立平回到渠县老家,为了生计开始写作,并向网站、杂志社、报社等投稿。“我从小就喜欢看小说、杂志、文学等书籍,以前在外打工每个月挣的工资大多用来买书。”董立平告诉记者,16岁时,他到了深圳某服装厂打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工资只有几百元。

“写作一直以来是我不敢有的梦想,没想到有一天我用写作来养活了自己。”董立平告诉记者,刚回老家迟迟未找到谋生门路,只好靠写作挣稿费。一年时间来,他几乎天天宅在家里,与电脑作伴,平均每天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内容包括情感、散文、随笔、评论等,一年下来大约有200篇被发表,虽然收入可观,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心里还是想着如何创业。

网上卖自家种植的“农产品”

2012年中旬,董立平漫步在村子里,看着村子里的原生态农产品,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这么多原生态产品,为什么不拿到网上卖呢?”这一念头让董立平萌生了在网上卖家乡农产品的想法。同年8月,董立平开始经营淘宝小店,取名“村滋味”。“我最开始卖的是一些草草药,都是我自己亲自采摘的。”董立平告诉记者,他在网上卖车前草、刺梨、薄荷、当归等草药,自己上山亲自采摘,常常手上腿上到处被划伤。网店刚开业的前两个月,每天只有一两个人光顾,每次客人下单后自己都要进城寄件,一去一来车费都要好几十,前两个月下来还倒亏了钱。

后来,“村滋味”多了一些土鸡蛋、鸭蛋、水果等产品,且大多出自自家产品。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他用相机记录下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自家农产品不够销,董立平就向同村收购。为了保证土鸡蛋货源,他与母亲挨家挨户上门商谈,并统计出当时全村母鸡的数量。同时,店内随时会更新一些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因此获得沿海很多大城市顾客的信任,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父亲设计超大“灶台”熏制腊肉

同年春节,董立平的父亲开始置办年货,在家门口熏制腊肉、香肠、腊排骨。董立平随手拍了几张放在“村滋味”。没想到照片刚放上去,就有一位宁波顾客下单。这一单生意让董立平增添了不少信心。随后下单客人越来越多,小小灶台一次只能熏制30斤腊货,完全没办法满足顾客需求。看着生意越来越好,曾做过灰匠的董爸爸用一天时间,加班加点砌出一个一次能熏制150斤腊货的灶台。

就这样,董立平经营的淘宝店生意越来越好,现在每天发出去的货物,最多时候有200多件,网店一年的销售额达到400多万元。董立平说,“下一步希望我的网店慢慢扩大,争取带动村里人一起创业”。

(本报记者 刘民婕)

新闻推荐

闹市老民房傍晚起大火 12月1日傍晚6时37分,渠县县车队附近一栋居民楼内,一间砖木结构的老民房突然起火,由于火势猛烈,照亮了夜幕。周围邻居及时拨打119报警

12月1日傍晚6时37分,渠县县车队附近一栋居民楼内,一间砖木结构的老民房突然起火,由于火势猛烈,照亮了夜幕。周围邻居及时拨打119报警求助。...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将农产品制作过程放到网上 渠县小伙一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7 地方网 版权所有 邮箱:ttykfjmgxr@gmail.com 晋ICP备202200425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