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渠县地方税务局干部 赵搏
嘉禾乡——达州市渠县一个毗邻小平故里的偏远所在,年轻人因种种原因远赴他乡,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孺。贫穷是这里最鲜明的印记。
我主动申请到这里走基层。
第一次与乡亲们的见面我记忆犹新:当地干部介绍我时,大家有的面无表情,有的神情冷漠,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低头拨弄着鞋上的泥土……生平第一次享受这样的“礼遇”,我瞬间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那一夜,我想了许多: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我递交申请是否一时的头脑发热?嘉禾之行我最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那一夜,辗转反侧的我,失眠了。
第二次见面,适逢单位为当地百姓购置了黑花生种子,我坐上了车,心想着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当天晚饭后和村民闲谈才知道,初次见面时他们觉得我只是一个毛头小子,说不定又是下来走马观花的。其实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希望上面下来的干部能尽心办实事,不要应付了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和村民们把种子播撒在地里。
一天又一天,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鼓励下,我的工作渐渐有了目标。
第五次,我已经去过14户村民家里,将他们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生活境况仔仔细细地了解了一遍。村民们和我一起挑水,哼着乡村小曲,为花生浇水。此时的花生已冒出了些许新芽。
第八次,我在当地住了五天,主要工作是整修土路。那几日,和村民一起抬石头铺路,我肩上磨破了皮。一位大姐知道后,拿来药水让我擦。那一次,我看到花生在村民照料下长满了翠绿的叶子。
第十次,花生已开出了小花。我和村民们一起小心地为花生施肥除虫。
最后一次,星期五,该收获了。我们一起挥舞着锄头,泥土之下,花生颗粒饱满,我们丰收了!那一天,我和村民们以茶代酒,从夜晚聊到天亮。
告别时,有村民忽然问我,是否忘了第二次来那晚的对话?我说一直记得。那位村民送上了这样一句话:“小伙子,你要继续为老百姓做实事啊。”我哽咽着吐出了一个“好”字。
(林凌 本报记者 熊润频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30日,在渠县中滩乡春耕生产现场,现场演示的无人航空飞行器喷洒农药赢得了参观者的阵阵喝彩。演示人员现场向人们详细讲解了无人机操作规程及功能,农用无人航空飞行器一起一落15分钟能喷洒...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