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渠县新闻 > 正文

打水泵无法用 打米房成摆设 渠县300余户村民望眼欲穿盼“农网改造”

来源:达州晚报 2015-07-10 13:1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农网改造各地都搞得热火朝天,而我们这里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三次申请均无果。如今电线老化,我们的打米房成了摆设,打水泵也无法使用,每月电费还比改造了的地方贵一倍!”近日,家住渠县白兔乡白兔村6组的村民邹宗锦向本报“丁山帮办”栏目求助,希望记者打探一下,他们好久能进行“农网改造”。

事件缘由

据今年71岁的邹宗锦介绍,目前,该村只有5、6组未进行“农网改造”,6组有一个打米房是1991年修建的,因电线老化,村民把谷子背来却无法开动机器,常常空跑路。另外,村民家的抽水泵也不能正常使用,用水只有到井边去提,非常不便。

由于电线老化,每月的电损也很高,他们每月每度电要摊1元多,比参加了“农网改造”的村民电费贵了近一倍。对此,他们曾三次向供电部门递交申请要求“农网改造”,可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回复称,还没有资金,无法改造。

帮办跑腿

昨日上午,白兔村村支书刘双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事人反映的情况属实。该村有6个组,还有5、6组300多户村民没有参加“农网改造”。在夏季用电高峰期,从中午开始这些村民家就无法用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渠县静边供电所所长黄科银告诉记者,渠县“农网改造”从2000年开始,而他们静边供电所管辖80多个村,通过逐步改造还下剩16个村没有改造。前不久,他们已把还未改造的16个村全部申报到2015年农网追加工程实施,根据计划安排,该项工程将在2016年6月15日前全部完工。

(本报记者 罗丁山)

新闻推荐

达州市首座 太阳能提灌站投入运行

本报讯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达州市首座太阳能光伏提灌站在渠县屏西乡投入运行,不仅能满足该乡2000亩核桃用水需求,与传统的电力提灌相比,每年可节约费用约5万元。屏西乡距渠县县城18公里,处于海拔...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打水泵无法用 打米房成摆设 渠县300余户村民望眼欲穿盼“农网改造”)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