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农民,也不是菜贩,却每天都和土壤、蔬菜打交道。
他们为市民的餐桌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就是由李红霞站长带领的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检测人员。
周而复始的检测过程
“自2002年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后,我们就一直致力于农产品安全,尽量保证老百姓吃上放心蔬果。”因为工作很忙,记者联系了李红霞几次都没能如愿采访到,25日终于在其位于达城何家巷的办公室里见了面。今年已46岁的李红霞看上去年轻漂亮,十分精神。她告诉记者,她祖籍渠县,因父亲参军到北方,所以她在北方出生,初中后才随转业的父亲一起回到达城。从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毕业后她一直从事农业监测工作,如今已有25年,期间虽然辗转干过多种工作,但都与老百姓的餐饮息息相关。
李红霞告诉记者,他们平时在达城农贸市场或蔬菜基地都是随机抽取一些蔬菜进行检测,抽样时,一般以有叶蔬菜为主,因为这些菜常使用农药,而且农药残留时间较长。抽样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李红霞向记者介绍道,检测需要的药剂有提取液、底物、酶液以及显色剂,因为酶液和底物这两种药剂一般要低温储藏,使用时要加热。“所以我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两种药剂从冰箱里取出来,再去采样,等回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李红霞说,检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操作流程认真操作。
“虽然身处都市,但我们从事的都是最基层的东西,一年四季经常下乡采样,然后进行分析。经常跟农民打交道,蔬菜、食用菌、水稻、玉米、马铃薯、大米等农作物都要检测。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还会和农民一起穿着筒靴下水田采集水稻样本,然后将水稻带回实验室先晾干,然后脱壳,再把稻米打成粉后做实验。”李红霞说,他们每次下乡都累得腰酸背痛,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据李红霞介绍,时间最繁忙、最枯燥的日子就是每年秋天,他们深入各地农村采集成熟的稻谷,然后进行批量检测,完成抽样——制样——检测——结果分析——出报告等一系列工序。那时他们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差不多一个月,周而复始,这个月检测完这种产品,下个月又要检测另一种,每天都是家里——单位两点一线,日子过得非常单一和枯燥。
为了保障餐桌安全,从2007年开始,全省农业监测人员每年都要进行交叉抽检,这几年里,李红霞和工作人员走过很多市州,有南充、巴中、广元、绵阳、德阳、遂宁等地方,一般都是星期一早上出发,加班加点的做也要到星期五晚上才能回家。
“你工作这么忙,平时有时间陪家人吗?”当记者问及此事时,李红霞脸色黯淡了下来,眼眶也隐隐泛红,“我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婆和母亲,平时只顾埋头工作,无暇照顾老公和儿子,儿子上初中时我就把他送到了成都,很少抽空去看他,2013年儿子参加高考时,他班上有很多家长专门请假陪着子女为他们加油打气,但我那时却还在宜宾采样。每次想到这里,我都觉得很愧疚,我不是一个好妈妈呀!”李红霞告诉记者,平时她也没有时间照顾老公的一日三餐,而父母本来与她住在一幢楼,她住一楼,父母住四楼,按理说,相隔这么近可以更好陪陪父母,但她也抽不出时间,反而父母经常摘些自己种的蔬菜拿到家里来为她做饭。
李红霞说,只要一遇到抽检,单位全体人员就没有时间休息。因为工作量大,而检测结果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来,同事们也都牺牲了很多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难得有时间陪伴家人
提建议带动村民致富
“我们除了检测农产品之外,还要重点测试土壤缺不缺氮磷钾、重金属超不超标等,并向农户建议这块地适合种什么样的瓜果蔬菜等。”李红霞向记者介绍道,如果一旦发现土壤有问题,他们就会立即提出应对办法。当然改善土质是非常困难的,成本也太高,只有加试剂,如碱或镉等,调结构,综合土质,“假如检测出种植水稻的这块土壤重金属超标,我们就会从另一个地方挖掘一些土调合土壤酸碱度,如果确实无法改善,就会建议改种经济作物,而不要种粮食作物。”
通川区金石乡高洞村(小地名:汤家沟)曾是一个穷乡僻壤,当地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前几年一位乡领导为了改善这种落后面貌,想栽种一些花果之类的经济作物,于是带上当地的土壤来到监测站。经过李红霞和工作人员测试土壤的酸碱度等,最终建议这类土质适合种蜜柚之类的水果。就是这一句话,几年下来,这个曾经的穷沟沟变成了花果乡,该地栽种的高洞蜜柚已声名远播,每年冬天,城里人都开着车到汤家沟大包小包地买蜜柚往家里拉。
“如果检测出一批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话,你们会不会阻止其上市呢?”记者问道。“因为我们是定量检测,检测的时间比较长,无法定性说它超标与没超标,我们只能说它农药含量有好多。如果超标,就让其延缓上市,让农药分解直至残留量达标。特别是近段时间草莓即将大量上市,我们又要开始忙了,实时检控农药残留情况,一旦发现农药超标,就会通知草莓基地或各个农户,让其延缓上市。”李红霞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李红霞默默地坚守着,甘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守护者,她说,让市民天天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她最大的心愿。
新闻推荐
廊桥遮阳篷被吹垮(张莉摄)连日来,热情的阳光将达城的最高温推到了30℃,达城仿佛瞬间入夏。1日晚上,达州市多地出现大风、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城区不少广告牌遭掀翻,行道树被吹倒。昨日上午,市气象台传...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