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篾匠20多年了,付出了很多心血,还是有点舍不得丢掉这门手艺。”日前,记者在达城凤凰山黄葛树附近偶然看到一家现场制作蔑货的竹制品店,篾匠师傅老汪告诉记者,虽受塑料及金属日用品的冲击,生意已大不如前,但他仍在坚守这门老行当。
剖竹子
削竹丝
卖成品
养家糊口 潜心学习竹编技术
还没走拢这家竹制品店,记者就看到门口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背篼、竹席、竹蒸笼、竹篮等种类繁多的竹制品,个个精致耐看,门市内散放着打磨好的一丝丝篾条,汪师傅正在编背篼。见记者前来采访,汪师傅一个劲地谦逊道:“我不是啥子竹编艺术家,纯粹靠手艺养家糊口,现在生意也不太景气,没得啥子采访的哟!”
年近半百的汪师傅做篾匠,要追溯到24年前,那时他还住在渠县流溪农村老家,为了养家,他一门心思想学门手艺。一次赶场天,他看到有人在街上卖背篼,一个背篼5块钱,一会儿就卖出去2个背篼。他一下看中了这项投资小见效快的买卖,回家便开始学习编背篼。
篾匠活靠的是手艺,首先得学会挑竹子,然后才是剖、削、磨、编等技术,怎么削竹篾才能让其既有韧性又不会因为太薄而被折断呢?怎样调节竹篾之间的松紧?每样竹制品的规格是怎样的?……没有一点基础的汪师傅砍了几十根竹子练手,“开始学的时候那是吃了不少苦哟,手经常被竹刺扎破,鲜血直流,编的东西也是倒像不像的。”回忆起当年学艺的艰辛,汪师傅搓搓手说,学这门技术必须得能吃苦,“因为我的坚持和不怕吃苦,一个月后,我就背着六个像模像样的背篼到街上去卖,一上午就卖出去了四个。20块钱哟,比我父亲当时一个月的工资都高,我的兴趣一下就激发了。”
也正是从编背篼开始,汪师傅做竹器越做越顺手,同时也爱上了编织其他竹制品,“那个时候,我对啥子都感兴趣,看到别人编筲箕、筛子、打晒席卖,我也边琢磨着编,看到别人箍竹蒸笼,我也学着箍,反正是农村生活中需要的日用品,我是见样学样,啥子新奇玩意我都想试着编一下。没想到竹编技术是一通百通,看着一件件有用的竹制品在自己手上诞生,就很有成就感。”记者看到,20多年下来,汪师傅的手指处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老茧,掌心处的皮肤被磨得非常有韧性,“现在嘛,手也就磨出来了,再硬的竹刺也不怕了。”
闯荡达城
竹篓进了市博物馆
10年前,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以及受琳琅满目的塑料、金属制品的冲击,蔑货生意在乡场上越来越不好做,汪师傅就大胆举家迁往达城,“我也是想赌一把嘛,那时城里人不是时兴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东西吗?我想虽然塑料制品便宜又方便,但纯手工制作的竹制品更加环保且结实耐用,如果爱惜,一件东西用个十来年没得问题,城里人应该喜欢像竹筲箕、水果篮这些东西哟。”
在达城的这些年,汪师傅辗转了好些地方,也闯出了一些名气,收入尚可。“到城里后,我不光编些背篼、菜篮、筲箕卖,还扩大了经营范围,给市歌舞剧团以及一些艺术培训学校做一些竹编道具……前些年生意确实好做,我也靠这个手艺让全家人衣食无忧,把子女拉扯大了。”提起当年的辉煌,汪师傅一脸自豪,那个时候,除了抽空到达城周边农村去选购长在深山、结实耐用的竹子外,他每天在门市上要从早上八点工作到下午七点左右,工艺好的背篼,一个可以卖到两三百元,有些市民甚至还将他编的竹篮、小背篼当做纪念品,带到深圳甚至国外,“要说这辈子最大的出息,那就是市博物馆内那两个装灯影牛肉的竹篓篓是我编的。”
生意冷落
不舍放弃选择坚守
但近两年,由于金属制品的竞争、原材料涨价等原因,环保实用的竹制品逐渐被冷落,收益大不如前了,去年汪师傅甚至放下了这门手艺,到达城一小区当了几个月的保安,“其实,当了几个月保安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做篾匠,已经坚持了十几二十年的手艺,一下子让我放下,还是有些舍不得。”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家坚守起了老本行。
“现在的生意全靠老顾客照顾,有时几天都接不到一单生意哟!”汪师傅一丝不苟地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无奈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或许终有一天,人们的生活中不再需要竹制品,但现在,我无论如何还得坚持一天算一天,毕竟每天摸摸自己喜欢的竹子和篾片,也是开心的!”
新闻推荐
车站回复:属政策调价所致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