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普 编著/整理
汉隶中的典型之作渠县汉阙“八分书”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堪称国宝级文物。
阙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建筑形象。古代建筑中,门之设立,最早始源于一种防卫上的需要,而阙则属于“宫门”的形制,即建在宫门或陵墓等建筑群前的左右对称的建筑物,两阙间空缺的地段为通向阙后建筑物的道路。其构造是中央无门扇,“阙”与“缺”相通,两阙之间为一通道,“阙然为道”,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汉代的地面建筑留存至今较为完整的只有阙。
渠县汉阙是我国现存于地面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结构建筑遗存。全国仅存29处汉阙中,渠县就有6处7尊,分布在土溪、汉碑和青神三乡镇不足10公里的古驿道旁,素有“汉阙之乡”的美称。它不仅具有丰富的雕刻内容、精湛的雕刻技术和高超的建筑手法,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阙的书艺(汉隶)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墨迹,受到历代书法家的推崇,尤其是沈府君阙铭文的“八分书”,仅清道光年间就有“数百纸”在海外流传,收藏者如得异宝。
“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人们把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秦代上谷散人王次仲创造“八分书”。据记载说是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后被汉代蔡邕简化为汉隶用作官方字体,有三体石经流传于世,时称楷书,也称为“真书”。
冯焕阙建于建光元年(121年),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东阙由母阙和子阙组合而成,现仅存母阙,立于基座之上。该阙铭文隶书在书写上兼具汉隶石刻与简牍之妙,整饬之中充溢着率真与灵性,具有浪漫抒情性,为“汉书”典型之作。
沈府君阙是汉阙中唯一的双阙幸存者,约建于东汉延光年间(122年—125年),但其子阙已经毁废。沈府君阙铭文书法独具匠心,是汉隶之佳品,其中之“沈”字肆意运笔之飘逸淋漓,为世所罕见。
而沈府君阙上反映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人物和动植物深浮雕十分精湛;王家坪无铭阙上的人物雕刻,动态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佳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以前两三个小时才赶到火车站,如今半个小时就到了,真快!”昨日上午9时,经过近半年升级改造的渠城至土溪火车站的快速通道正式通车,渠县平桥至土溪公路也解除交通管制,市民驾(乘)车到三汇或土溪火...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