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司法系统加强与民政、财政等10个部门协作
□唐启兵 本报记者 曾实
“有困难,找我‘干哥哥\’,他不但为我清除事业发展上的法律屏障,还为我发展致富出点子。”近日说到自己的“干哥哥”——达州市渠县司法局清溪场镇司法所负责人张良秋时,渠县今生有缘服装有限公司清溪分公司的业主寇世成竖起了大拇指。
寇世成今年3月29日刑满释放,回到家乡清溪场镇,看到家徒四壁,妻子疾病缠身,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无助之时,寇世成接到了张良秋的电话,询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了解情况后,张良秋为寇世成送去了800元慰问金,并帮助他东拼西凑了55万元开办起服装分公司。
司法干警与安置帮教对象“结亲”、建立安置帮教基地、多部门协同安置帮教……去年以来,达州市司法系统开展安置帮教“224”工程。全市司法系统加强与民政、财政、劳动人事、教育等10个部门沟通联系,加强发挥安置帮教基地和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为刑释人员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同时,该市积极协调监狱等相关部门扎实开展“警民亲”活动、“七月梦想”主题帮教活动,深化“亲情帮教大走访”活动和安置帮教“1对1”活动,为达州籍服刑人员送去亲人的关怀。
据达州市司法局局长蒋兴清介绍,通过安置帮教“224”工程,近几年全市每年回归刑释解教人员2000余名,帮教率、安置率分别为95%、85%,重新犯罪率控制在了1%以内。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万瑶春节大假刚过,达州渠县、大竹就在家门口吹起了“春风”,举行大型企业招聘会。上百家企业,上千个就业岗位,无不透露出达州企业求贤若渴的用工需求。令人欣喜的是,在渠县和大竹的两场招聘...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