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乃国粹,在《大长今》、《大国医》、《神医喜来乐》等影视剧中,也展示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可见国人对中医的需求量甚大,但知名老中医的数量却在逐年下降,有的退休,有的去世,后继乏人。日前,记者采访了市卫生局、几位老中医以及几名中医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了解到目前中医人才亟待保护,刻不容缓;而有着“巴渠中医之乡”的达州,中医现状也不容乐观。
名中医号难挂
提到市中心医院的名中医王刚,许多排过他号的人都忍不住摇头,“太难排了,简直跟春运期间排火车票差不多。”记者得知,王刚的号还曾被炒到100元一张,相当于真正挂号价的10倍不止。老百姓不禁问,在达州想找个名中医看病真的这么难吗?生活在达城的老一辈也发问,以前红旗医院有不少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坐诊,“他们都到哪里去了?他们的传人又在哪里呢?”
据市卫生局统计,达州市有省级名中医10名,在职3名,退休返聘6名;市级名中医13名,在职2名,退休返聘3名。经了解,达州的名中医有的去了成都,有的退休,还有的已经过世,可精湛的医术未能传世,让人遗憾。
记者采访得知,每年市中心医院的中医门诊量以15%的势头猛增,总量在综合医院的中医专科名列前茅。中医骨科的李明清不需动刀便可为患者接骨,中医针灸科的倪兴平用小小银针便可治疗颈肩腰腿痛神经系统疾病及慢性内科疾病,每天都有大批患者就医。记者在采访王刚时,他说,市民热衷中医是有道理的,医圣孙思邈曾说过,“若有疾患来求救者,不论其富贵贫贱然视善友”,作为一个有医德的中医,对患者应一视同仁。他说,西医看病,中医看症,因人因时因地看病,所以只要下药准确,皆能达到疗效,“市民喜欢中医还有个原因,如果感冒,西医输液打针至少三四百元,但即使排我的号,7.5元的挂号费,经我诊断,不到20元的中药就能治好,自然老百姓会选择便宜的。不过现在中医也需要一些西医辅助,比如查血、照X光之类,借助这些高科技技术对中医诊断更有帮助。”王刚谈道,虽然中医开出的只是一张小小的药方,但这是医生结合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医学学习以及创新,才有了这张“简、便、廉”的药方,所以中医的付出很多,可收入实际并不高,而要成为有医德的受民众尊敬的医生,就必须要将民众放在首要位置,甘于清贫。“至于达州不少名中医都去了成都,不得不说是达州人才流失的一大遗憾。”
医术参差不齐
虽然医院的名中医号难挂,但是达城一些大药房均有老中医坐诊,这批老中医均来自于渠县、宣汉等县(市、区)的乡镇。
“上次我女儿发高烧,在医院输液一个礼拜都不见好转,反反复复发烧,后来听朋友介绍张家湾一家药房的坐诊老中医医术不错,于是把孩子抱去抓了一副中药就吃好了。”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老中医在看了她孩子的情况后,开了满满一张纸的药名,她当时心想恐怕要上百元,没料到一算钱,只花了7.5元,让她十分惊讶,并且孩子服药后就出现明显好转,让她大为惊喜。
可市民韩艺就没有遇上这么好的中医。韩艺一吃辣子肠胃就疼痛难忍,消化也不好,便在朋友的介绍下在二马路某诊所看了中医,对方望闻问切之后三言两语就点出她的症状,韩艺一边听一边忍不住点头,心里还暗暗想着,“把个脉就清楚了,朋友果真没介绍错。”随后,医生给她开了一张药方,让她就在店里按方抓药,但结账时把韩艺吓了一大跳。“中医应该比西医便宜,但是居然算下来要1000多元,仅制作重要蜜丸所需要的蜂蜜就要500多元。”韩艺仔细算账之后,还是将其改为较为便宜的水丸子。
“水丸子做出来后,用超市那种最大号的购物袋装了满满两袋,医生说这是两个月的药量,让我按时服用,我当时就觉得恐怕要当饭吃才能吃完吧。”果然,韩艺按照医嘱每日按时服用,竟然吃了半年都没吃完。她对记者说,医生肯定多开了,而且服药后,仅前两个月感觉身体有一点变化,但是之后就没有任何感觉了,肠胃依然不适,半年之后,药丸子还没吃完,她也没有任何耐心了。“虽然那次感觉被坑了,但是我还是很相信中医的,只怪我遇人不淑而已。”韩艺说,若不是因为医院老中医的号太难排,她也不会在小诊所看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市民对在药房坐诊的老中医评价褒贬不一,有的颇为相信,有的不敢尝试,他们都希望知道这些是否真正是老中医,也希望有相关部门让真正有资格的老中医在药房坐诊,让他们放心看病。
高材生流失严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医颇受热捧,达城有很多美容保健行业都打着中医的擦边球,美发美体等等但凡和中药搭上边的都受到市民欢迎。记者在一家美容院了解到,该美容院老板毕业于国内某知名中医大学,如今美容院便是利用中药原理养生美体,生意很好。
2010年本硕连读毕业于成都中医大的邓红(化名)如今在成都当医药销售员,做着与中医毫无关系的工作,未将7年所学投入到真正的中医事业,着实让人费解。邓红对记者吐露心里话,老老实实干中医这行根本就养不起家,所以只好放弃。但她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她还是很想从事中药研发工作,将她所学真正投入到救命治病当中去。
记者了解到,中医这个行业流失像邓红这种高材生的并不在少数。市中心医院中医儿科主治中医师李永佳告诉记者,她毕业于成都中医大,当时宿舍里8个研究生毕业后,有的进了肛肠专科、皮肤专科还有搞医药销售,真正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只有2个。“中医非常枯燥,成天摆弄干枯的草药很闷人的,但是慢慢的学进去后会觉得非常深奥,同样的草药不同的搭配,就有不同的效果。”李永佳说,学中医就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清贫,虽然比不上有些同学挣钱多,但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值得。
记者得知,这些年达州市中医人才匮乏,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短缺的现状越来越明显,临床水平高、受病人信赖的年轻中医越来越少。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因此,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新一代名中医已经迫在眉睫。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达州市中医药人员总数为2376人,占卫技人员总数17673人的比例为13.44%;全市中医师总数为1981人,占医师总数11412人的比例为17.36%,两个数据的比例均远远低于相关标准的要求。达州市中医药人员总量严重不足,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每年中医专业的院校毕业生总量相对较少;二是招考条件及程序机械,通常因为达不到开考的最低人数要求使所设岗位无法招聘,致使中医药人才引进困难。
近年来,达州市中医系统越来越重视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各地各单位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但目前达州市大规模开展师承教育工作,还存在资金短缺、师资不足、高素质生源少等诸多困难。
中医保护将出台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中医人才,今年达州市将开展“名中医评选”,对有贡献、医德高尚、得到社会和病人认可的中医评选成名中医,然后开展“名师带徒”,在全市培养新的一批名中医继承人,打破以往一个名师带一个徒弟的局面,可以几个名师带一个徒弟。“我们几个老师将几十年所学融合之后传授给徒弟,他们可以在3年时间内学会10年才能累积出的经验,学生成长速度肯定远远超过以前。”李明清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收的几名徒弟目前在市中心医院有口皆碑,不少老百姓都慕名而来,点名要他的年轻徒弟们上阵,这点让他很是欣慰。倪兴平也表示,只要有年轻人对中医感兴趣,人品医德过关,我们必将全力培养。
同时,记者在市卫生局获悉,今年卫生局计划将对全市范围内的药房进行监管,实行名中医备案,保护真正的名中医。
·本报记者 张黎丽 刘民婕·
达州市中医之路如何
新闻推荐
我市旱情缓解 遭遇倒春寒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