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都是文字发烧友,多年前的约定就是遍游天下美景,尝尽各地美食,随走随拍,真切记录行程,不负时光不虚度年华。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默默践行着最初的承诺。足迹所到之处,承载的文字铭记了难以忘怀的片段。特别是2018年夏季,我们一家专程游览了湖南的各大景区,我和夫人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到大量的诗情画意里。怎样将滴着辛勤心血之作变成厚重的墨香文字呢?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在《川东文学》主编符纯荣先生的微信里得知了《达州晚报》的投稿邮箱,我怀着忐忑的心理,将我的诗配画作品《夜游凤凰古城》发了过去,殊不知一周后该作品便刊登在“巴山夜雨”栏目,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对晚报更多了一份“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感念。
《达州晚报》渐渐抵达我的视野,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和热切的关注。纵观版式设计精巧、典雅、明丽。特别是读者通过“时事要闻”,知晓了达州的大小新闻;暖心的“民生热线”,为民生鼓与呼;“早茶”不仅仅是一份深情厚谊的甜心糕点,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谈资;贴心的“晚霞”栏目,呈现了靓丽的夕阳红景观;“巴山夜雨”涨秋池,不尽文采源源来,更是我发挥用武之地的栏目,不仅期期必读,偏爱之处仍要耐心“品尝”几次……没想到这份报纸办得如此丰茂如此养眼如此过目不忘,真叫人爱不释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达州与巴中毗邻,这么好的资源近在身边,浪费了多可惜啊!真想不明白的是,为何我总是舍近求远,历尽千辛“高攀”它枝,在冥想中期许被不确定的“伯乐”发现呢?对了!今生我就认准她了,我要把优秀的作品投到晚报去。我坚信只要文章好,一定会得到编辑老师的赏识。更愿我的写作态势能在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获得创作的丰收。
事实证明,后来我的写作状态极为良好,走的地方越来越多,新作源源不断涌现,《游天门山》《彩云之南》等作品被《达州晚报》的编辑老师慧眼发现,我从中获得了创作的激情,每一篇作品的问世,均离不开他们无形的鞭策和极大的鼓励。
我想,要是没有《达州晚报》发现我这粒微不足道的“珍珠”,可能我早已淹没在尘埃中,我的作品也已“石沉大海”了。我的人生可能是另一个版本,比如在茶水和酒水里浑浑噩噩一生,即便我有一定的才情和文字功底,亦难逃脱懈怠的本性和贪图享乐的小心思。真到了那种地步,即或见识再多,游走再广,美好的文字怎会流露在笔端?只空余下一个个呆板的镜头,把玩于掌心或木讷在相册里,回旋在脑海里的只是干瘪而肤浅的感触。
铁凝在她随笔集《长街短梦》有这样一段话:“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条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机盎然。”编辑老师不厌其烦地为人作嫁衣的精神,何尝不是如此呢?但凡我们文章中出现了错误,哪怕是些微的一个标点符号,他们都会耐心细致地纠正,直至万无一失。记得晚报副刊主编说过,写作者的视野要极尽开阔,思维要活跃敏捷,只有接地气有真情实感的文字,方可步入读者的心灵。正因为有了像《达州晚报》这样的“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品牌价值十强”的引领,我的人生之路才如此丰富多彩,在文学道路上才收获了满心的喜悦和美妙的乐章。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在《达州晚报》创刊二十年之际,我衷心祝愿她永葆青春活力,循着巴文化悠久的文脉,在现代文明的园地里,与日月同辉,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读物。更愿她树繁叶茂花竞放,硕果频频缀金秋。□蒲苇
新闻推荐
为老年朋友讲解金融知识本报讯(达州日报社通讯员贯彻)今年以来,建行达州分行持续深化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力度,积极参加“创建”...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