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达州 > 正文

《达州晚报》,我生命中的缘

来源:达州晚报 2020-10-26 09:57   https://www.yybnet.net/

征文邮箱:290583741@qq.com

与《达州晚报》结缘,还得从2001年8月说起。

《达州日报》老新闻工作者朱浩然老师与我是老乡,他家的老屋与我家仅隔数十米。虽是老乡,但他离开故土时我还小,自然互不相识。然而父亲总提起他,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从农村走出去的笔杆子,言语间满是赞扬和钦佩。

父亲识字不多,但他经常会把朱浩然老师立志成才的故事讲给我们听,让我们从小要勤奋上进,长大了像朱老师一样做个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朱浩然老师理所当然成了我心目中最崇拜的人。只要《通川日报》上刊载了朱老师采写的新闻,父亲总要在队长家拿报纸回家,有板有眼地读给我们听。虽然有些字卡在父亲嘴里,但他仍读得津津有味。父亲爱读报,刚上三年级的我也爱跟着看、跟着读。

由于自小喜欢读书,读报,上初中时,想当作家的种子渐渐在心中萌发,“作家”这个神圣的词汇根植于心。从初中到高中,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念。高中毕业与大学无缘,我便回到家中务农,农闲之时,在家便做起了作家梦。一天天的写,一年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投稿,寄出去的稿件要么石沉大海,要么是一封封让人失望的退稿信。面对一封封退稿信,我迷惘了,不知脚下的路在何方?

2001年8月下旬,离乡多年的朱浩然老师回家探亲。当时他已退休,听闻我也喜欢写作,到我家窜门。那一日,看到自己从小仰慕的对象,我十分羞涩。父亲催了我好几回,叫喊朱老师,我红着脸、声音细若蚊虫,涩涩喊了一声“朱老师!”朱老师看着我难为情的样子,急忙从包里取出他出版的个人文集《一池静水》送给我,说:“年青人,好好努力!”手里拿着书,听着他朴实的话语,心中一阵温暖。我抛弃了羞涩,急忙向朱老师请教投稿良方。朱老师告诉我,投稿不要好高鹜远,先从地方报开始投。什么样的写作都要脚踏实地,正如小孩走路,先学走,走稳了走踏实了,再学跑。朱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受益非浅,我把与文友何大文共同撰写的以打工为题材的非虚构文章《打工的爸妈快回家吧》交给朱浩然老师,请他指正。想不到他十分热情,看后说写得不错,文章有真情实感。他告诉我,达州日报社在2000年1月又创刊了《达州晚报》,晚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可读性,他带回去给《达州晚报》的编辑看看,不知特稿是否能用。想不到仅有一面之缘的朱老师对我十分热情,一点没有名人的架子。就这样,我的处女作被朱老师带回了《达州晚报》编辑部。

自己苦苦耕耘的文字能见报是我多年的梦想,从朱老师带走文章的那一刻,我天天盼,夜夜想,不断地问自己,文章真的能在《达州晚报》上发表?我不断地肯定着,又否定着。2001年9月12日,我正在上街赶场,那时我农村的家还没有安电话。朱浩然老师给他在大竹日杂公司工作的弟弟打电话,让他弟弟转告我,我的文章《打工的爸妈快回家吧》被《达州晚报》特稿刊载。得到这个消息,我一路笑着回家。多年的笔耕,想不到是《达州晚报》圆了我的梦。

那天下午,我一口气跑到邮局报刊零售门市看《达州晚报》。手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达州晚报》,我一遍又一遍看着自己写的那篇特稿。每看一遍,就思绪翻滚,百感交集。多年的梦,在那一刻绽放了光彩。是《达州晚报》让我的文字有了生命力,有了灵魂,有了翅膀。我一口气买了二十份《达州晚报》,我要把这份珍贵的记忆永远珍藏。我把报纸拿回家,父亲手捧着《达州晚上》一字一句地读着我的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出了热泪。父亲读着,娘听着,娘的眼里噙满了泪花。而后,父亲手拿晚报,走进院子,大声说:“我儿子写的文章在《达州晚报》发表了,你们快看!你们快看哪!”父亲又说又笑,满脸的皱纹在笑容中舒展。

那一晚,父亲专门让娘炒了两个菜,第一次与我喝酒,第一次敬我酒,从不喝酒的我红着脸,一杯一杯和父亲对饮,父亲那滔滔不绝激动的话语,一句句落在了酒杯中,在酒杯中荡漾。父亲别出心裁,把我的那篇文章剪了下来,买了一个崭新的玻璃像框,把文章端端正正地装在了玻璃像框中,挂在了堂屋最显眼的位置,让来家中的宾朋都能看见我发表在《达州晚报》上的处女作。

当我捧着七十元的稿费汇款单时,感觉沉甸甸。我的热泪,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汇款单上,我不想取钱,只想珍藏它。娘催了好多回,我才去邮局取钱。这七十元钱,是我在《达州晚报》挣的第一笔稿费,在我的心中,仿佛完成了一个重大的文学使命。《达州晚报》是我写作的生命历程中升起了一轮朝阳,让我看见了写作生涯又一轮曙光。拿着那七十元钱,我看了又看,数了又数,最后把它夹在了书的扉页里,一直珍藏至今。

《达州晚报》是我成长的沃土,是我从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过渡到一个写作者的最好见证。从那一刻起,《达州晚报》成了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那些年,我让住在县城的哥哥天天到报刊邮亭给我买一份《达州晚报》,然后抽空给我带回家。有时一星期,有时半个月,哥哥才把报纸带回家。拿着旧报纸,读着清新的文字,我依然觉得新鲜,依然觉得走心,依然让我爱不释手。这些年来,尽管她不断改版、创新,但她始终芳华依旧。在我心中,她庄重而典雅。无论她怎么变,我喜欢她的初心依然不变。

这些年,偶尔我也有一些散文在《达州晚报》副刊上刊载。正是有了《达州晚报》,我才有了成长的根基。她,给了我创作的勇气和动力,让我的文学之旅走得更远,让我的文字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加绚丽多彩。《达州晚报》丰富了我的创作思路,为我的文字插上了有力的翅膀。这些年,我的文章被《散文选刊》《好人龙门阵》《巴山文艺》刊载。电视文学剧本《如此包装》被重庆电视台《生活麻辣烫》栏目组摄制在全国卫视播放。散文还获得抒写巴山征文三等奖,长篇小说《卢家沟的春天》2020年被四川省作家协会全省文学扶贫“万千百十”作为重点作品扶持。《达州晚报》,让我在写作的路上扬帆起航,是她,给了我在写作路上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春天。

感谢你,《达州晚报》!一路有你相伴,我生命中写作的缘分才会地久天长。□蒋小林

新闻推荐

达州市召开《违法建设治理办法》立法听证会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魏祯)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达州晚报》,我生命中的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