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业园
新华全球购
2020年初,“四川新华全球购”达州旗舰店在达州高新区亮相,展销欧洲、澳洲、日韩、北美、南美、东南亚等近15000个优质进口品牌商品。据了解,该项目由达州达运公路物流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港全资出资引进,占地600平方米,划分为“食品生鲜”“红酒”“日化洗护”“母婴用品”“轻奢彩妆”五个功能区。
“公司正从传统仓储物流服务企业向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企业迈进。”该公司总经理吴从俊说,他们利用物流优势搭建了进口商品展销平台,目前正在搭建物流货运平台、车辆在线监测平台等,不断延伸物流产业发展链,加快智能物流建设步伐。
这是达州高新区不断做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缩影。为深入贯彻省委“4+6”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紧跟全市“5+5”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达州高新区聚焦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因地制宜、高位谋划、精准施策,提出了“2+4+4”现代服务业特色体系,选优培育重点产业,加速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赋能工业产业的高新发展。
截至目前,高新区现有服务业企业150余家,其中,规上服务业企业18家,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1.3%,实现了服务业发展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高位谋划 明确发展路径
达州曾属老工业基地,达州高新区前身为达州经开区,以工业发展为主,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依托优势资源,形成的“1+7”特色产业园区之一。
“当时,作为传统工业承载园区,经开区建设的重心主要为发展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达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符宋说。
2018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支持包括达州在内的7个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发展规划。达州确定了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的发展目标,达州经开区紧盯“高新”产业,走上了产城融合发展之路。2019年,成功创建为高新区,也是全市唯一的省级高新区。
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为关键。达州高新区秉持创新、绿色、智能、高端、开放的发展理念,深度融合高新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城一体化”思路,正在加紧完善《达州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20年-2025年)。提出了重点培育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两大新兴经济业态,发展智慧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现代金融4大主导型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旅休闲、现代商业、医疗康养、人力资源与职业教育4大支撑型生活性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全区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当下,随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合一’,涉及数字经济、物流业、商务贸易、医疗健康以及人力资源与职业教育等服务业产业项目在达州高新区落地生根。”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局长罗堾子说,目前,数字经济、物流业、商业贸易、金融服务、科技信息等服务业发展良好,初步形成良好态势。
培优育强
走特色发展路
“呜……”10月12日9时许,24组集装车厢从达州高新区专用铁路出发,经达万班列发运,预计一天时间到达重庆万州港,经船运下水沿长江运输,最终到达辽宁营口港。依托现有的瓮福物流铁路专用线,及“蓉欧、渝新欧+达州”、“达州-万州”铁水联运、“达州-北部湾”冷链+普货等国际物流通道的开通,越来越多“达州造”产品从瓮福物流发出,这与达州高新区选优培育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密不可分。
当下,随着成达万、西渝高铁“十字”交汇站在高新区辖区内启动建设,随着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加快推进,随着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机遇的到来,达州高新区利用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着力推动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四大成长型服务业提速增效、做大做强。
科技服务方面,已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4家,总孵化面积超2.5万平方米;已建成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达州分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磷酸盐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16家;已成立云内华川机动车检测、联信技术检测、鹏创汽车检测等汽车检验检测中心3家。
数字经济方面,规划1200余亩的数字经济产业园,2020年20000平方米的数字大楼拔地而起。重点发展人工智能、5G通讯、大数据、算力中心等,已入驻软通智慧和深蓝科技2家独角兽高新技术企业,中移在线智慧泛呼叫中心项目正式落户。当前,软通智慧已孵化科技、电商、互联网等类型企业13家,深兰科技已完成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党建等平台建设。预计2025年能基本实现制造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公路物流方面,达州公路物流港已吸引京东物流、中国邮政、德邦物流等60余家物流企业入驻,初步形成集仓储、运输、装卸、配送等于一体的公路物流体系,正规划建设物流大数据平台。已引进“三类500强”项目——蓝润集团物流供应链项目,已培育3A级以上物流企业4家,其中达竹物流、公路物流港正在筹备4A级物流企业申报工作;培育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1家。另有4家储备物流企业,今年有望实现企业升级。
总部经济方面,规划6平方公里的堰坝总部新城已于2019年破土动工,目前已有5家总部企业相继落户。达州高新区还编制了堰坝总部基地规划,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研发+检测”等生产型服务业和高端住宅。目前,已落地蓝润集团、浩均发展集团、中酒腾达、茂源公司4家总部企业,涉及项目6个,其中蓝润集团和浩均发展集团为“三类500强”企业。
对标先进
实现跨越发展
车辆进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时下,行走在达州高新区,随处可见一派火热朝天的建设场景。阳光、蓝润等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在长田新区的建设如火如荼。
数据显示,2019年,达州高新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0.1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服务业发展主要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社会消费品零售综合增长10.2%。
成绩背后,是达州高新区持续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定力和坚定决心。“但对标服务业发展的先进地区,我们也清楚看到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短板’依旧存在。因起步晚,在文体旅游、餐饮服务、医疗健康、人力资源以及职业教育等服务业方面的发展较为薄弱。”罗堾子说。
2020年7月20日,香港铜锣湾集团与达州高新区签约,计划投资总额266亿元打造达州高新区铜锣湾商业文旅综合体项目。据了解,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香港铜锣湾集团主席陈智在签约仪式上介绍,将实施李家嘴片区整体打造,建设以商业、教育、医疗、生活、文旅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填补达州主城区世界名特商品大型商业综合体空白,增强达州在万达开统筹示范区建设中的城市影响力和吸附力。
为弥补医疗健康、人力资源以及职业教育等服务业发展的不足,达州高新区以西南职业教育园区为载体,开工建设了四川新材料职业技术学院、秦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并引进了省骨科医院达州分院项目,选址长田新区,规划面积198亩。
同时,达州高新区着力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达州高新区关于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实施办法》等文件,从用地支持、品牌创建、人才培育等多方面予以企业支持,全力保障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10月10日,通川区高家坝组团B02-01-a、马踏洞外围片区B1-02等2宗地块成功出让,成交总价约6.5亿元。高家坝组团B02-01-a位于...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