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达州 > 正文

古稀老人 与“三教寺”的不解缘

来源:达州晚报 2020-09-21 10:29   https://www.yybnet.net/

□社区记者 谢幼林

8月2日下午,一阵雷雨过后,达川区石桥古镇碧空如洗。位于冯家庙村的“三教寺摩岩造像”群,越发古色古香、栩栩如生。

“走,我带你们参观下殿。”见到几个游客,一位老人主动迎上前去。“左手握卷,右手捻须,满面通红,就是美髯公关羽;紧杵关公的青龙偃月刀,这是周仓;手捧帅印,他是关平。”老人如数家珍,依次介绍。

老人名叫陆志元,年过古稀依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从陆家坡迁居到三教寺,我和三教寺结缘已经60余年了!”陆老见证了三教寺的兴衰。说起自己保护市级文物单位“三教寺”的故事,陆老向社区记者娓娓道来。1949年1月,陆志元出生在冯家庙村陆家坡,后于1959年5月,全家迁居三教寺。从此,陆志元就与三教寺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教寺建于康熙四年,距今已经355年。”父亲陆兴德曾经告诉陆志元,三教寺原先有上、中、下三级庙堂。土改时期和“大跃进”时期,三教寺三殿菩萨全毁,仅存的下殿堂屋,也被分给了农户居住。“太可惜了!都是古老的的雕刻艺术品呀。”陆志元当时只有十来岁,寺庙被毁一幕至今难忘。

1965年7月,小学毕业后,16岁的陆志元一边务农,一边自学打铁。“文革”期间,附近黎家坪来了一批石油工人,闲暇时到处转悠。一天傍晚,几个工人头脑发热,提着榔锤,冲向摩岩群,挥锤便砸,“咚咚咚!”残存下来的塑像瞬间支离破碎,纷纷倒地。正在家琢磨石匠手艺的陆志元冲向前去,想要制止,却因势单力薄,无力回天。这一毁,就是近四十年!远近游客慕名而来,看到“摩崖石刻”残肢断臂,斑驳颓废,纷纷摇头而去。

1988年3月,达县人民政府将“三教寺摩岩造像”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下碑板,加以保护。2011年秋,家住黎家坪的七旬老人黎玉堂,发起了恢复、重建“下殿”的倡议,62岁的陆志元积极响应,捐款出力。重建坚持“修旧如旧”,重塑了部分塑像。如今,走进下殿,关二爷威风凛凛,观世音面容慈祥,尉迟恭怒目圆睁。介于上山游玩的小路崎岖难行,黎玉堂还修建了敞口石梯。“当时群众集资只有几千元,绝大部分都由黎玉堂出资。”经历此事,陆老深受感动,萌生了接过保护文物的接力棒,修复“三教寺摩崖石刻”的想法。与老伴一商议,老伴任明秀完全赞成。

说干就干,2013年春节刚过,陆老就邀请雕塑艺人王安一家来到三教寺,开始了长达两月的修复工作。“砍竹子,扛木板,扎绑丝,搭建操作平台。”想到保护文物的意义,村民们浑身是劲。陆老说,王师傅“心中有佛”,按照塑像残存结构,参照村中老人的记忆,修旧如旧。先用细钢筋搭“骨架”,填充水泥砂浆,接着雕刻、打磨,最后上专业颜料。“勾勒、绘画都是王师傅亲力亲为。”结束时,陆老亲自錾字,在入口处树起了《三教寺功德碑》。

可喜的是,在陆志元等人的推动下,2016年2月,“三教寺摩岩造像”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底,石桥镇政府拨款,对高悬在“摩岩造像”左右两块的巨石进行破拆,排除了文物被毁的危险。

“没事时,我就打开下殿,通通风,打扫卫生;再爬石梯,去摩岩群,东瞧瞧,西推推,看看有没有松动。”陆老说自己要义务守护“三教寺摩岩造像”一直到自己走不动为止。

新闻推荐

第十届中国(达州)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9月27日举行

四川经济日报达州讯(记者王晓英)9月18日,记者从达州市政府新闻办获悉,第十届中国(达州)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将于9月27日—3...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达城新变化2020-09-19 09:36
猜你喜欢:
评论:(古稀老人 与“三教寺”的不解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