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称重。
本报讯 “老师,今天我们班又是一点不剩。”9月17日中午,通川区八小六年级一班张梓轩同学看着墙上的每日餐余称重记录表,自己班上一栏数字又是“0”时,喜不自禁地对班主任老师郑红说道。
从9月7日开始,通川区八小学校食堂门口的墙上多了一个“每日餐余称重记录表”,表上清楚地记着每个班餐后剩余饭菜的重量。
每天中午用餐后,孩子们自觉地把餐盒里剩余的饭菜倒进“回收桶”。学校后勤工作人员会对各班剩的饭菜进行称重,并认真的记录在墙上,剩菜剩饭的重量成为各班每周文明班级评比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杆秤、一张表,每天剩多少,一目了然。一开始,个别班剩余多达2.5公斤,老师们带着学生,在称重的时候,对孩子进行现场教育。而后几天,剩余重量逐渐减少,甚至最后大多数班级都是“0”剩余。整个学校食堂剩菜剩饭的数量从原来的两大桶锐减到了小半桶。
学校校长王亚琳告诉记者,为增强学生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学校采取了系列措施,如:增添了节约粮食、科学饮食的宣传展板,食堂入门处张贴着“光盘行动”海报,食堂内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标语时刻提醒师生。特别是学校创新开展称重活动后,通过“一杆秤”,促使学生乐做“光盘族”。如今,全校师生以节约为荣,让节约成为了一种时尚,让节粮成为了一种习惯。
(罗石明本报记者王万礼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从达州市教育局传来喜讯,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学校被评为“达州市2020年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近...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