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石油人
雷小华今年35岁,一张娃娃脸,像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加入川东北气矿这个大家庭已经9年,岁月没有在他脸上留下痕迹,同样没有改变的还有他勇于拼搏的心,
做实“笨”功夫 练出好功夫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雷小华承担着达州采输气作业区气藏工程管理工作。那时作业区多数气田处于开发中后期,产量快速递减,老井、出水井、低压小产井、工艺措施井较多,生产状况复杂,气井生产管理难度大。雷小华初出茅庐,一肚子理论知识,但却缺少实战经验,只能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那时候白天要处理林林总总的气井管理日常事务,在山里几个井站来回一跑就是一天,晚上就宅在寝室里看技术报告和专业书籍,逐字逐句去吃懂吃透,没有时间陪女朋友,经常惹她生气。”说起以前的经历雷小华有点不好意思,但正是这种稳扎稳打的“笨功夫”,对问题寻根究底“一根筋”态度,才让雷小华迅速成长,在作业区气藏地质与气井管理工作中脱颖而出。
忍钻研的“苦” 收获成功的“甜”
多年来,雷小华一直埋头钻研,努力攻克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
有一次,气矿的含硫气井应用柱塞气举新工艺,这是柱塞气举工艺在国内含硫气井的首次应用,因为结合不同气井的实际情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试,应用新工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麻烦的“慢功夫”。
面对困难,雷小华主动要求驻留一线井站,实地开展气井观察和现场试验,他深知新工艺应用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将就,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制度优化调试,整整在井站待了好几个月,轮班的井站员工换了好几轮,试验调整了上百次,终于实现了柱塞气举新工艺在国内含硫气井的首次成功应用。
“搞技术钻研,不能局限自己专业的一亩三分地,很多时候得跳出来,多专业协作合力才能最大化发挥技术管理与研究的支撑指导作用。”雷小华说,要想出成果得吃得了苦,耐得住累,受得了失败,没有技术成果是一次就成功的。
后来,雷小华还先后参与了分公司及气矿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主持完成的《铁山气田礁滩气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研究》项目,形成了川东北地区礁滩气藏开发中后期全方位、系统性提高采收率模式。他参与的新区试采跟踪评价与老区开发调整挖潜措施研究工作,对十余口气井生产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措施,为气矿开发生产与管理决策提供长效有力的技术指导与支撑。
坚守岗位 努力奉献不负青春
今年年初,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断崖式暴跌的川东北气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考验企业责任和担当的关键时刻,雷小华展现了一名非凡的凝聚力和攻坚决心。
“年初时岳父得了癌症,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而我正在带领项目团队编制气矿‘十四五’发展规划,脱不开身,只能咬牙加快进度。”雷小华向笔者谈起几个月前的那段日子。
抑制不住思念之情的雷小华周末驱车700多公里赶到医院,但此时的亲人已经陷入弥留的状态。
“我当时和妻子交代了一些重要的事,都来不及好好安慰岳母,当天又匆匆赶回来,岳父的后事也大多是妻子在料理,没好好见上最后一面,是我最大的遗憾。”回忆起往事,雷小华声音微微哽咽。
最后,在雷小华的带领下,项目团队高质量提前完成了气矿“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雷小华却说,自己只是做好了自己岗位的工作,在气矿发展的关键时刻,自己作为青年和中坚力量,必须要挑起大梁,勇于担当。
□张家铭
川东北石油人
新闻推荐
□达川区三里小学六(8)班/蒲虹杰“微信收款12元整……”听着熟悉的语音,望着姥姥的身影,我的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了两年前。那是...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