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旭平(中)了解患者病情
在同事眼中,她是一位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不留情面的护士长;在生活中,她是一位可亲可近的好大姐;在病人眼中,她是一位做事干练、能为患者带来战胜病魔信心和春天般温暖的贴心人。
向旭平是达川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她从事护理工作32年,其中在急诊科室就呆了17年。急诊科与临床科室有所不同,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就是先头部队,要从“死神”手中抢夺危重病人。“慢了一秒,也许我们就会丢掉一次挽救生命的机会!”向旭平对“分秒必争”的感悟体会非常深,“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在这个岗位上坚守这么多年?因为每当我们收治一位急诊患者,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时候,我都会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喜悦和自豪!”
过硬技术是爱心的基石
“在这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送进来的病人是什么情况。冲锋在前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要想成为一位合格的急诊科护士,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做到处理问题快、准、稳。”每当科室来了新护士,向旭平给她们讲的第一堂课都会着重强调这一点,“唯有掌握过硬技术,才是我们展现爱心的基石!”
急诊科是处置突发事件、意外情况、紧急情况最多,也是承担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作为最先接触急救病人的护士,这就要求她们必须迅速对病人的情况作出预判,及时实施必要的抢救措施。“不能等医生来了再告诉你怎么做,就是那么短短的几十秒时间可能就决定一个病人的生死。”说到为什么对护士业务水平要求这么严格时,向旭平向记者坦露了她的看法,“急诊科和其他科室不一样,突发病例多、医治范围广,从儿科系统的小儿抽搐抢救到妇科系统宫外孕休克的抢救,从内科系统的衰竭抢救、中毒抢救到外科的复合伤、多发伤抢救都会涉及,所以护士工作技能必须到位。”
在向旭平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除了摆放着一摞摞的病历外,还有不少与急救知识相关的专业书籍。作为护士长,向旭平在工作中一丝不苟,把好为病人服务的质量关,指导护士业务;工作之余,她大量阅读最新急救知识,掌握了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急危重症护理及各项急救技术。“学无止境,我这个带‘长’字号的肯定要带头垂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旭平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带动着她身边的每一位护士。“护士长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她不仅工作经验非常丰富,还时常督促和鼓励我们加强学习!”急诊科护士廖洋告诉记者,进了急诊科后,通过不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各项急救技术训练,她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热爱和信念是坚守的根基
新年伊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医院急诊科成为了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排头兵,所有的医护人员放弃休假,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向旭平再一次站到了第一线,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次她是带病坚持工作。
2020年1月16日,向旭平做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手术,1月30日,伤口还未拆线,她就回到医院开始上班。从发热预检分诊、门急诊抢救、隔离病房病人收治到组织全科室医护人员培训学习相关防控知识等一系列工作,她都是亲力亲为。每天从早上7点30分到晚上7点,连续工作了近半个月,累了就靠在办公椅上凑合着休息一下,苍白的脸上满是疲惫。
“医者仁心,这是急诊护理人的应有担当。”向旭平在日记里写道,“每次累到自己都觉得有些扛不住的时候,想想那些逆行的抗疫勇士,心里满是悲壮,但更多的是一种力量和信念,再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俗话说,任劳容易任怨难。回想起自己在急诊科走过的17个春秋,向旭平感触颇多。“急诊科的护士真的不好当,受委屈和不被理解是家常便饭,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发自内心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确实很难坚持下去。”大多数急诊患者发病急,医护人员稍有不慎,就会给患者家属造成“急诊不急”的错觉,这也造成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工作中,向旭平经常对年轻护士们说:“面对个别病人和家属的误解甚至谩骂,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只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没有解不开的结。不管病人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及态度,但他们对我们有最基础的信任,因为他们把最珍贵的生命托付给了我们。”
为了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向旭平在百忙之中还经常抽出时间和每一位护士进行交心谈心,深入了解她们的家庭生活情况等。“在我眼中,她们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姐妹和亲人。”向旭平一直强调急诊工作要团结,在工作中、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适时疏解彼此心理压力,共同努力让急诊科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
虽然急诊工作又苦又累、压力很大,但向旭平一待就是17年,从未有过一丝怨言。从最美的青春年华开始,向旭平带着对护理职业的满腔热情,不忘初心,在平凡中坚守,在工作中奉献,生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魅力和美丽!
□文/图本报记者 洪叶
新闻推荐
(紧接第一版)“男”丁格尔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护理行业有了这些男性护士的加入,能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该负责人介绍说,因为...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