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和同事相互穿戴防护服
通川区人民医院护士长王莉,今年35岁,中共党员,已在医疗战线工作16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同广大医务工作者一道,身处疫情防控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疫魔抗争,把希望带给病患,把危险留给自己,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
1月28日大年初四晚,正与家人团聚的王莉接到了工作任务:到通川区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治疗点开展工作。当家人问起时,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只是随口说了一声“明天要到医院去一趟。”
1月29日早上7点半,王莉和20余名同事组成“先头部队”,率先抵达治疗点。在她的组织协调下,大家对治疗点进行全面消杀,迅速筹备医疗物资、整理隔离病房,为接收病患做前期准备。当日中午,治疗点开始接收首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标本。但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是采集咽拭子的护士必须面对的风险。因为人手紧缺,医院从各科室抽调了人员支援治疗点,王莉便手把手对她们进行培训。采集疑似病例的深咳痰液、鼻拭子、咽拭子等是一线护士的必备技能。为了让大家熟练掌握,王莉就“扮演”病人,让大家练身手。“采集到口水或者分泌物,两者区别是很大的,会直接影响样本质量。在我身上试着做一遍,我可以判断她们是否掌握了采集样本的技巧。”
治疗点病患情况时刻变化,给通川区疾控中心上报的数据,一定要准确无误。无论工作多忙,王莉都要在上报数据前仔细核对,反复检查。就拿采集样本来说,每次将采集试管送进隔离病房前,她都要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双向核对,务必让自己电脑上的名单和疾控中心送来的纸质名单绝对吻合。“我电脑上的名单是有身份证号码的,多一次核对,是为了保证数据绝对准确。”王莉说,数据核对要求细致,数据上报要求精准,无论多繁琐,她都要亲自做才放心。
同时,王莉还担负起了隔离治疗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区疾控中心、治疗点、检验室、化验室、本部医院之间的信息沟通,都需要她从中协调联络;医疗废物处理,治疗点人员饮食,也都是由她负责。刚开始那几天,每天她要接100多个电话,跑上跑下2万步以上。王莉告诉记者,1月31日那天是最繁忙最漫长的一天,因为隔离点防护要求高,白天她的双手多次用消毒液浸泡清洗,造成轻微脱皮,晚上回家时,自家大门的指纹锁竟无法识别她的指纹。
“疫情当前,共产党员就应该站出来。我的同事们都跟我一样,没有一个退缩的,大家都争着上一线去。”王莉说,在一线护理病患的护士们更让她感动,轮岗休息的护士都需要在指定宾馆隔离14天,有年轻护士主动找到她,问是否可以不轮换自己,一直在岗位上工作。“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我既感动,又受鼓舞,总是劝她们休养好身体,争取下轮再战,那一刻我感觉我们都像战士一样。”
王莉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上初中一年级,小女儿才1岁半。大女儿在作文中称妈妈是“最美逆行者、灯火守护人、白衣天使。”女儿写道:“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明显感觉妈妈比平时更忙了。妈妈告诉我这是她应该做的,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这段时间我几乎很少看到妈妈的身影,我感到很心疼,我想对所有医务工作者说:你们辛苦了!”
谈及此事,王莉说女儿太懂事了。接下来,她会继续和全院医务人员一道,同舟共济,并肩作战,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图 本报记者 胡杨
新闻推荐
今年32岁的雷佳梦是通川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主治医师,有9年工作经验。2月2日,她接到医院通知:到新冠肺炎隔离治疗点开展工...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