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常咒的创作可谓是一件浩大工程。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达城人来说,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大后方三线建设配套的汽车运输维护修理企业“大修厂”承载深刻的记忆。常咒出生于1962年,在他幼年几次有关大修的记忆里,大修厂充满了魔力。常咒记得,他第一次见到大修厂是跟随曾在达县五金厂工作的母亲送货时。“那个年代,拥有德国进口设备的大修厂是达州工业中最为先进的。五金厂造不出的精密零部件,都得送到这加工。”当这座庞然大物出现在他眼前时,名为“科技”和“先进”的魔力让常咒震撼。“后来我又到大修厂附近看了一场《地道战》电影,从市内到大修厂有5公里远,邻居里年纪稍大一点的哥哥能爬货车悄悄溜走,我个儿小只得走路。”常咒说。为了能享受在物质匮乏年代为数不多的精神食粮,虽然到大修厂的路远,但常咒却一点不觉得累,这种魔力大概就是快乐。
“大修厂承载的不仅是我们的工作生活记忆,它见证了父母等老一辈工人们的勤劳,更是时代大背景下,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建设精神和奋力直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爱国精神的缩影。”常咒说。
上世纪八十年大部份“0”字号企业迁徙外地,加之企业改制等因素,大修厂逐渐衰落,2007年一批达州本土艺术家将其改造为艺术创作基地并入驻,大修厂才重现生机。如今,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大修厂再次面临拆迁。
“与其创造出美好的明天,还不如认认真真地用心保护好现在,我希望能保护对大修厂的这份敬畏。”有了这个想法,常咒开始了自己的“平移计划”,他设想,从已是残垣断壁的大修厂中仅存的烟囱,平移到州河以上5公里之处的515艺术创窟。
“烟囱象征着前工业文明,但其作为建筑,它本身也是一种美。从前人们看这座高耸的烟囱,只能是90度仰视,从未见过它顶部的装饰和构造,我计划将其移动后保持成40度角,让人们能够以面对面的方式与之‘对话’,发现那些过去被隐藏了的魅力。”
目前他正与多方协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份即将碎化的记忆用另一种方式呈现。
据悉,此次参加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在地创作”单元的艺术家们带来的作品,还将以声光电多媒体等形式呈现,接下来的日子,艺术家们和他们的作品会给市民带来怎样的惊喜和触动?本报将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戴静文
新闻推荐
“群众最不满意什么事,就强力整治什么事!”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近...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