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达州市全面启动“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行动,将“机动车乱停乱放,电瓶车、三轮车、摩托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问题纳入专项整治。经过各相关部门的全力攻坚、综合施策,达城车辆行驶更有秩序,车主开车更加规范,城市交通愈加顺畅。
市民告别停车难
“终于有停车位了,不用每天担心车子没地方停。”张先生是重庆人,来达州工作已满两年了。张先生说,自己住在达城张家湾吉昌大院,以前每天下班后要开车绕着吉昌路转好几圈找车位。现在,相关部门在附近增设停车位后,他下班回家很快就找到了停车位。
今年,市公安局牵头,市、区各级部门协同努力,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增修停车泊位、设置限时停车泊位、调整临时停车收费等方式,缓解市民的停车难问题。
增设停车泊位
今年市政府下达了停车泊位建设任务,在达城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停车泊位5000个,其中通川区1800个、达川区2000个、经开区200个、路内临时占道停车泊位1000个。
任务下达后,市公安局同市停车办对在建的红旗社区立体停车场、达竹煤电立体停车场、市委党校公共停车场、箭亭子公共停车场、达川区中央公园停车场等的建设进度进行跟踪。
目前,达竹煤电立体停车场已修建完成,并已对外开放,可较好地缓解张家湾路附近居民的停车压力。
设置限时停车泊位
针对部分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市公安局设置了限时停车泊位,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路段还设置了300余个夜间限时停车泊位,在保障白天车辆正常通行的同时,还解决了市民夜间停车难题。
而在部分校园周边,市公安局设置了上学、放学期间的限时停车泊位,为家长接送孩子提供便利。
调整临时停车收费
调整临时停车收费是缓解临时停车难题的重要手段。达州市按照“路内高于路外、实施计时收费”的停车管理原则,完成了中心城区机动车停放服务差别化收费标准调整工作。
在价格调整后,基本上达到了将路内停车向路外停车转移的基本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机动车长时间占用路内停车泊位的情况,给有临时停车需求的驾驶人提供了停车资源,缓解了临时停车难的问题。
乱停乱放现象得到遏制
通川区金龙大道路口附近的万家巷内,聚集了不少餐饮店,小吃、冒菜、包子、面条、炒菜,各色美食一应俱全,这里是许多市民吃夜宵的首选地。
“以前,一到晚上,这条巷子内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各种车,堵得水泄不通,不仅车辆难行,连行人通行都十分费力。”住在广电花园小区的市民周先生抱怨说。
为了整治万家巷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公安交警部门在万家巷道路中央安装了百米左右的“C型”隔离桩,防止车辆违法占用车行道。经过整治,如今该巷车辆整齐停放,乱停乱放现象得到遏制。(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达川区纪委监委按照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周永开先进事迹的统一部署,组织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