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监测现场
今年是全国第五个国民体质监测年。自5月起,市社体中心便组织了20人的监测队伍,耗时四个月,在全市范围内选取26个监测点,对4181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质监测。据初步评估,达州市居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与往年相比有所提高。“现在主动参加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体质状况也有明显提升。但仍然有部分年龄组人群,因为不良生活习惯、缺乏健身意识、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等原因,导致体质下降。”专家分析说。
市民力量待增强
今年的体质监测报告显示,达城市民普遍存在力量、柔韧、平衡能力较差的现象,其中乡村人群以及城镇男性柔韧性相对较差;城镇人群力量,尤其是握力比较差。
对此,专家建议,“想要增加力量训练,可进行负重深蹲、俯卧撑、推举杠铃等器械练习——就是常说的‘撸铁’,通过多次、多组、有节奏的力量练习,从而增加肌肉体积、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同时,还应适当做肢体的拉伸练习来锻炼柔韧性,还可通过集中注意力走直线来练习平衡力。”
老人健康饮食很重要
报告还显示,相较于城镇,乡村老年人体质达标率较低。市社体中心专家说,“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群体,乡村老年人由于健康素养水平低、不懂得膳食营养和体育锻炼,就更容易被疾病缠身”。
专家提出建议,“老年人的健康饮食应当是低油、低糖、少盐,适当补充蛋白质和钙;老年人体育锻炼要针对个人身体状态而定,宜选择柔和、轻缓、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健身气功、柔力球、广场舞等。没有就近就便的体育场地,可以沿着步行道快走,甩开胳膊、迈开腿、深呼吸,每次走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也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年轻人多户外运动
在监测过程中,部分年轻人看着身材壮实,一经监测后发现,肺活量、血压、握力等都不能达标,体质评定等级还赶不上长期锻炼的老年人。
“很多年轻人因为加班或者沉迷电子产品,成了‘夜猫子’‘夜宵族’,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导致身体变差。”据调查,不规律饮食、吃夜宵、熬夜是健康的头号“敌人”。晚餐进食太多、太晚,或频繁进食,会导致体内合成的血胆固醇增多,引起肥胖、血糖血脂高等多种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健康长寿的影响指数中,遗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环境气候占7%,而生活方式占到了60%!可见,作息不规律是导致体质变弱的一大危害。
专家建议,年轻人应当保持至少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的健康生活习惯。那些“低头族”“夜猫子”们,要控制看电脑、玩手机时间,多到户外参加适宜的健身活动,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平和的心态,缓解工作压力,还能锻炼出优美形体、健康体魄。
□王文靓 本报记者 罗未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党员爱国热情和干事创业的激情。近日,市中心血站开展了“知史爱党、知史爱...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