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达州 > 正文

一路凯歌逢盛世 职教路上写芳华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综述

来源:达州日报 2019-10-25 09:00   https://www.yybnet.net/

老校区主教楼

新区主教楼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州河之滨的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中国气都。学院是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四川省职教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高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

建院以来,该院坚持“立德、敬业、勤学、善作”的校训,走“产教融合,开放办学,协同育人,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升级办学条件,提高治校能力,提升培养质量,造就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意气风发 忆往昔峥嵘岁月

2001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为综合性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原达县教育学院、达州农业学校、达州卫生学校、达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四校合并组建而成。

原达县教育学院始建于1957年,称达县专区行政干部管理学校,1980年更名为达县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定名为达县教育学院。先后开设9个系、20个大专专业和6个中专专业,主要承担全日制普通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长岗位培训、国家公务员培训等教育教学任务。

原达州农业学校创建于1940年,1958年改建为达县大学,1961年调整为达县农校,1976年在此基础上建达县农学院,1983年恢复达县农校,1995年被省政府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后又升格为“国家级重点中专”。以农科为主,兼设文科、经济、管理等综合专业,先后开设13个专业。

原达州卫生学校创建于1959年,1976年开办626医学院,设专科和中专部,1981年更名为达县医学院,1983年恢复为四川省达县卫生学校。1993年被省政府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先后开设社区医学、护理、妇幼医士、影像、药剂等专业。

原达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始建于1976年,1987年迁校扩建,1996年增挂“四川省达州机电工程学校”校牌,1997年被原省教委评估为“办学条件合格学校”。学校先后开设机械制造、铸造、焊接、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

2001年4月,四校合并,实行“院部”制。

2004年4月,撤部设系,实行“院系”制。

2013年7月,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确定学院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

2017年2月,通过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验收,确定学院为“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建筑信息模型(BIM)”和“老年照护”2个“1+X”证书项目成为国家首批试点项目。

从1940年算起,学院已近80年办学历程,共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合格人才,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优秀人才,绝大部分毕业生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干部、专家、技术骨干。

岁月如歌 看今朝沧海桑田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新、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50余亩。现设9系4部,开设有医药卫生类、教育艺术类、农业类、装备制造类、建筑工程类、现代服务类等专业40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一流高职建设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个,开办乡村振兴课程班,首期招生80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建立了19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进行了深度的产教融合、医教结合、校企合作。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624人,双师素质教师337人,正高级职称教师22人,副高级职称135人,硕博教师94人,达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办学条件不断升级。2011年学院启动新校区建设项目,预计投入11.6亿元,占地面积750亩,2014年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南区已基本建成,东区已全面开工,北区完成了立项批复,交付使用房屋面积近7万平方米,在建工程近14万平方米,校园面积增加1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增加2022万元,教学实验设备增加1650万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增加15万册,新(改、扩)建实训室45个,实验室、实习场所占地面积增加0.8万平方米。

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学院完善了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制定修订管理制度100余项。按照“精简效能、职能相近”的原则,调整优化内设机构。深入推进院系二级管理,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激发院系二级办学活力。深入开展“我为学院献良策”“为师生办实事”等活动,全院师生幸福感和认同感大幅提升,校园工作秩序得到根本好转,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正逐渐形成,2017年学院荣获“四川省高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与有效课堂实施,建立学生网上评教制度。加强课程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四川省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4家。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启动“千名创客筑巢行动”,先后支持87名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9

项(5项为全国三等奖)。毕业生质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获“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次。学生职业能力大幅提升,近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1项。

建院以来,学院紧紧依托达州产业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敬业、勤学、善作”的校训,“产教融合,开放办学,协同育人,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根达州,服务四川,融入产业,支撑发展”的发展定位,着力推行“政行校企联动,多元合作办学”的办学体制机制和“校地(校企/校院/校校)合作、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取得了显著成绩。

激情满怀 展未来豪情壮志

近年来,达州市委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宏伟目标,要求聚力发展“6+3”重点产业,大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为扎根达州、服务达州的高校,当前面临着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协同创新、突破体制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创新创业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新挑战,同时也给学院建设“四川一流、西部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带来了新机遇。当前,学院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聚焦争创“四川一流、西部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目标,壮志满怀,戮力前行。

综合分析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所在地区技能型人才需要和学院现有基础,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1235”发展战略,即坚定一个目标,把学院建设成为“四川一流、西部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深化两项改革,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和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三大工程,实施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和人才强校工程。构建五大新格局,构建校园文化治理新格局,构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新格局,构建校园智慧化建设新格局,构建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协调发展新格局,构建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制定了2019年至2030年“三步走”战略,即到2020年建成一批四川一流高职专业,作为主要服务达州中小微企业和民生事业的人才源和技术源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群体、多需求的终生学习职业培训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左右建成四川一流高职院校,拥有1至2个国家级优势专业群,成为支撑川东片区医疗卫生、现代农业等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源和技术源;到2030年建成西部特色高职院校,拥有一批国家级专业群,特别是在服务秦巴山区、川陕革命老区民生和第一、三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与川渝陕结合部区域行业优质企业和地方政府同频共振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和乡村振兴命运共同体,贡献地方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达职模式”。

在校区建设方面,学院始终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推进,锁定目标,聚力推进新区建设步伐,坚定“2019年底前南区基本完善,再搬迁入住学生3500人,学院机关整体搬迁至新校区;2020年东区建成投入使用,新校区入住学生达到9000人;2021年建成北区,实现全院搬迁”的目标不动摇,强化协作意识、时间意识、质量意识、吃苦意识、廉洁意识,力争把新校区建成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雅、服务完善、资源共享、人文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的一流大学校园。

现代职业教育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坚持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建成四川一流、西部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目标指引下,正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在新时代浪潮中迎着朝阳阔步向前,为达州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积极贡献!

□向世见 江吉 文/图

新闻推荐

当心!老款ETC卡或存盗刷风险 关闭“双免”服务即可杜绝

今年底将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届时可能只保留一条人工收费通道,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也在迅速普及。但近期,外...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路凯歌逢盛世 职教路上写芳华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综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