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
随着激情澎湃的音乐,一阵密集的鼓声传来,队员们随着鼓点跳了起来。飞舞的彩绸、矫健的身姿、咚咚如雷的腰鼓将现场氛围带向了高潮。舞者们挥洒自如、神采飞扬,动作新奇而又大胆。很难相信,这支气势十足的舞蹈队员是一群老年人。
这支舞蹈队名叫通川区金秋风采艺术团,成立于1996年,由一群平均年龄近60岁的退休老人自发组织而成。目前成员达到100多人,长期参加比赛、表演的核心队员30余人,多次在省市县的比赛中获奖。
平均年龄将近60岁
李多敏今年72岁,曾经是达县文工团的一名普通职工,弹奏扬琴。从小活泼好动的她是这支舞蹈队最早的发起人之一,如今担任团长。“我们这支舞蹈队成立于1996年,那时还没有广场舞,由于退休没有什么事做,为了自娱自乐、锻炼身体,就成立了这样一支舞蹈队,那时的人数就达到了几十人。”据李多敏介绍,“舞蹈队队员年龄最长72岁,最年轻的50岁,平均年龄将近60岁,整个队伍有100多人,基本上是女性,能够参加表演和比赛的大概有30余人。以前我们参加比赛、演出,吃、住、服装都是自费,虽然现在参加比赛和演出有些补贴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自己出钱。以前一个队员一个月收1元钱会费,现在是收5元一个月,主要是补贴音响设备、电费和服装费等。即使条件艰苦,但是大家乐在其中,积极性非常高,除了过年过节外,基本上每天都会自发组织在一起跳舞。”
“我们跳舞的固定地点在廊桥上,分两个时间段,一般是早上七点半到九点,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如果有表演、比赛还会有集训,平时大家都很自觉地来练习。”李多敏说,除了基本的广播体操和广场舞外,她们平时还要跳藏舞、蒙古舞、傣族舞等带有专业性质的民族舞蹈,而秧歌、腰鼓是这支舞蹈队的强项。
舞蹈队吸引老人参加
刘雅佳今年63岁,2006年退休,退休前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退休后跟随子女在重庆、成都住过一段时间。“以前刚退休的时候,觉得跳坝坝舞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根本拉不下脸来。记得有一次我从廊桥上经过,看见了一支舞蹈队,当时她们正在打腰鼓,团队的精神面貌、舞姿都非常吸引人,我第二天就去问她们队伍是否还要人,就加入了她们的队伍。”刘雅佳从2011年加入这支队伍后,到现在已经是第8个年头,这支队伍让她迅速成长,并成为舞蹈队的骨干队员。本来打算在重庆或者成都定居的她依然选择留在达州,就是因为这支舞蹈队。
朱从全今年65岁,是这支舞蹈队中唯一的一名男士,他2014年退休后加入,从跳得不好到登台演出、参加比赛,适应得相当快。“我当时加入这支队伍,是出于对舞蹈的爱好。这支队伍比较吸引我的是大家非常团结,里面跳的舞蹈也比较专业,参加了这支舞蹈队后让我整个人都变得开心了。”朱从全说,自己刚来舞蹈队的时候跳得不好,由于脸上的表情、手型不到位,教练会手把手地教。在自己的努力和队员的帮助下,他成长得很快,也跟随这支队伍参加了很多演出和比赛,现在他基本上每天都会准时参加练习。当问到作为队伍中唯一的男士,会不会不好意思时,他自信地说:“完全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自己开心愉快是最重要的。”
由业余走向专业
李多敏除了负责整体团队管理、培养新生队员外,还要承担这支舞蹈队的教学、舞蹈编排等工作。舞蹈队排练的舞蹈都是由李多敏自己先看视频,每个动作琢磨透彻、标准后,再教给队员。由于大家刻苦努力、勤奋练习,很快便掌握了动作要领。很多人从最开始手脚不知道往哪里伸展,到渐渐熟练,再到舞蹈动作专业,一路走来很不容易。
“一些队员真的很让我感动,有的时候一个动作做得不规范,她们自己可以练一下午,直到把动作要领掌握标准为止,然后回家还会去反复练习,这种吃苦的精神很让我感动、佩服。”李多敏说,这支舞蹈队是出于爱好组建而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家的舞蹈水平从业余渐渐走向了专业。多年来,舞蹈队除了在达州表演,还远赴广元、自贡、遂宁、西昌、南充、乐山、德阳等地进行比赛、演出并且取得了良好成绩。先后在2013年“中国体彩杯”全国健身秧歌及健身腰鼓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14年四川省老年人健身腰鼓和排舞比赛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胜奖;2018年在四川省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健身腰鼓比赛中获得优胜奖等。
当问到舞蹈能带来什么时,老人们的回答是:开心快乐,积极向上。舞蹈队成员很多人孩子不在身边,参加舞蹈队不仅充实了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多的是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一个健康、年轻、乐观的心态。大家在演出、比赛过程中,积极挑战自我,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展现出了自我风采和价值。
□本报记者 罗天琪 文/图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