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达州 > 正文

激发内生动力 龙会乡走出一条“造血”脱贫之路

来源:达州日报 2019-04-18 09:48   https://www.yybnet.net/

张家山村天禾茶场

本报讯 近日,记者来到地处达川区西南边缘的龙会乡,站在跑马坪登高远望,张家山村天禾茶场种植基地依山傍水,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

龙会乡下辖11个村(居)委会,幅员面积31.8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余人,属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全乡有3个贫困村、贫困户503户、1581人,贫困发生率9.3%。

近年来,龙会乡扩建了乡卫生院,新建了乡中心校,夯实了交通、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提升了科教文卫保障水平,村民生活条件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想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还得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龙会乡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思路,大力发展起了生猪、肉牛养殖和茶叶、柑桔、青花椒、核桃种植等特色农业,切实做到产业进村、扶持到户。

熊家沟村是该乡贫困程度最深的村之一,共有贫困户65户、222人。该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其华告诉记者,由于地处高山,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村里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六、七十岁的老人已成为该村的主要劳动力。

结合当地实际,龙会乡党委、政府决定采取“点线结合、多种经营”的模式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村干部带头组织贫困户尝试发展家庭农场、小型养殖场,把“输血式”扶贫的资金、技术转换成“造血式”扶贫的必要条件。

村里的贫困户王治兵在自家的猪圈里喂猪,他说:“产业发展让我看到了希望,也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2016年,在村干部的支持鼓励下,王治兵申请了小额贷款,建起了养猪场,养殖母猪5头、育肥猪12头、架子猪72头、小猪5头,还养了家禽25只,种了水稻3亩多,今年纯收入有望达到二十万元。

据了解,目前,熊家沟村发展种养业大户达到15户。除4户低保兜底外,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途径,户户有持续增收项目”。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这句顺口溜在旗杆坝村盛传已久。2014年,该村发动群众种植青花椒,但群众积极性不高,村党支部书记吴仕义自掏腰包,东拼西借拿出了15万元引进业主加入。目前,旗杆坝村仅青花椒种植面积已达到1400多亩,发展水产养殖业主7个,村民们除了务工可得到每天60元的工钱外,(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达州市召开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

本报讯4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达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梅,市人...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激发内生动力 龙会乡走出一条“造血”脱贫之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