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初查
检察官是如何进行法律监督、如何代表国家进行公诉……检察官的工作在人们心中常常有一种神秘色彩。近日,记者亲身体验了检察官的日常工作,感受到他们工作的不易和艰辛。
公益诉讼是达川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从2018年到至今,达川区人民检察院加强公益诉讼工作,截至目前,共摸排公益诉讼线索62条,经市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后,已立案51件,切实维护了公共利益,为公共利益“加码”。
现场初查 发现问题
“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达川区福善镇有一个煤矿企业扬尘污染严重,我们今天准备去现场进行初查。”说这话的人叫干立琴。干立琴是达川区人民检察院民行科科长,在检察岗位上工作已有10年。3月6日早上9点,干立琴与她的同事从达川区人民检察院出发到福善镇。由于山路蜿蜒、车辆颠簸,坐在车上略感头晕。此时的干立琴不时在车上接打电话,还在安排最近几天的工作。到达福善镇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干立琴一行来到了被举报点:达州金惠来煤业有限公司。
达川区环保局法宣股股长赵勇明是达川区人民检察院聘请的辅助办案专家。为了提升办案效率和质量,这次初查,干立琴也邀请了赵勇明一起参加。干立琴一行查看了该企业的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环评报告等材料,然后又到现场查看了废水、废渣处理、堆放情况等,并做好文字记录。干立琴一行在现场看到,该公司的煤矸石和煤矿堆并没有采取任何覆盖等环保措施,于是当场询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是否了解环保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但该企业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回答不清楚。干立琴立即让同事用无人机拍摄整个现场情况,为之后开展工作留下资料。
进行讨论 决定立案
现场初查结束后,回到检察院已经是中午12点多。下午两点钟,干立琴整理上午收集到的资料,召集办案组工作人员对上午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阐述涉及相关的法律。干立琴在案件讨论时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第四章第二节第四十八条规定,钢铁、建材、矿产开采等企业,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采取集中收集处理等措施,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闭、围挡、遮盖、清扫等措施。同时根据第四章第二节第七十二条规定,贮存煤炭、煤矸石、煤渣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经过大家的讨论,他们建议对达州金惠来煤业有限公司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审查。干立琴将讨论的结果再报给检察长,检察长决定立案后,干立琴需要制作立案决定书,一番流程下来,已经接近下班时间。
“这个案件一天是完成不了的,经过案前讨论,通过检察长决定立案后,我们还需要再进行调查核实,看是否符合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履职到位后就可以结案,如果不到位还要提起公益诉讼。”为了维护公众行政利益,督促机关认真履职尽责,像这样的现场调查,干立琴和她的同事开展了很多次。一个案件能够顺利结案,来来回回要到现场去六七次,工作也非常辛苦、忙碌。
这一天,检察官在不断地忙碌中度过。记者也深深体会到他们为维护法律公平和正义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文/图 本报记者 罗天琪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全市公安系统中落地落实,市公安局认真组织全体民警踊跃参加此次《条例》...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