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期间,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计划、有步骤的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春节节日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中,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抓住与节日市场密切相关的生产加工、食品安全、餐饮消费、安全生产、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烟花爆竹等环节,主要围绕“春雷行动”子行动开展多方位排查整治,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好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据悉,春节期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各类市场主体2976户,查处违法案件144件,案值148.78万元,罚没金额64.38万元。
●针对城区、西外超市、商场销售的玩具、童车、小家电等商品,重点查看商品包装标识、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产品质量合格证书、质检报告等内容,现场抽查和核实强制性认证产品是否认证、认证证书内容是否真实、警示语是否规范、质检资料是否齐全,并向企业和工作人员宣传产品质量、强制性产品认证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依法依规经营。
●对主城区超市、商场所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预包装食品计量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包装标识是否符合标准、净含量是否明确标注等内容,现场对商品标注与实际净含量是否相符进行了抽检。同时,对高速路、城区原沿线加油站进行了检查,重点查看所使用加油机计量检定是否在有效周期内、检定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使用未检定或超过检定周期的加油机以及加油机内部铅封是否完好等。
●结合节前消费特点,对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卫生、出入库台账、餐厨剩余物的管理等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经营者现场进行整改,不能当场整改完成的,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同时,要求辖区监管部门督导限期整改完善,要求各食品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加强对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监测检查,督促广告主、广告经营及发布单位加强诚信自律、严格规范发布行为,同时加强商业促销广告监管,严厉查处以“节日促销”“打折”“降价”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违法广告,切实维护诚信文明的广告市场秩序。
●检查流通领域商品经营者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存在销售质量问题的商品,有无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及其他违反工商法规的各种违法违章行为,对查获的无照经营行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严肃惩处,减少安全隐患。
●围绕宾馆、商场、医院、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液化气充装站重点区域,突出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重点设备的监督检查,检查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充分发挥12315行政执法体系信息化网络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警示、提示,积极引导消费者科学安全消费。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的咨询、申诉和举报,严厉查处流通领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假借“家电下乡”、“厂家直销”等名义销售不合格商品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红盾春雷2019”暨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共出动人数298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户2976户,检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491个,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55家(户),检查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及修理单位87家(户),网上检查网站、网店85个(次),实地检查网站、网店经营者44个(次),整治重点区域43处,摸排涉嫌违法线索(网络)11条,移送涉嫌违法线索(网络)1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44件,案值148.78万元,罚没金额64.38万元。其中“保健”市场乱象整治百日行动案件数量9件,案值14.15万元。食品安全执法行动案件数量44件、案值26.81万元,药品放心执法行动案件19件,案值20.86万元,质量安全执法行动案件29件,案值4.71万元,市场治乱执法行动案件18件,案值6.14万元,其他适用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立案或处罚的案件11件,案值22.10万元,取缔无照经营案件14件,案值54万元。处罚10万元以上案件4件,省局挂牌督办案件1件,强化商品质量监管案件36件,规范市场竞争行为案件33件,规范4S店经营行为案件6件,取缔无照经营43 户;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50次,诉转案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9余万元,发出消费警示13431条,开展协作执法50次,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53次。
□本报记者 罗天志 洪叶
新闻推荐
推行节能环保型公厕 提高女性厕位的比例 今年达州市将新建10座免费公厕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市环卫处获悉,达州市今年将新建10座免费公厕。2月22日下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环卫处...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