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警察,但每一套警服几乎都是崭新的,因为没有机会穿;他们每天逛街10余个小时,却并不是在陪妻儿父母。他们穿梭于达城大街小巷,有时是火车站的返乡人员,有时是菜市场的小市民,有时是赶早晚高峰的上班族……他们就像与鼠同步的“猫”,在闹市中守护着市民的钱袋子,他们就是通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便衣侦查中队反扒民警。
一连数日没有“收获”
最大的梦想就是“天下无贼”
1月11日早晨7时许,记者在通川桥头见到了穿着便衣的反扒民警小周和小汪。小汪从2016年末就成了一名反扒民警,现在已经成了队伍里有名的反扒能手,而小周也有一年多的反扒经验。
集合后,小汪看了看手机:“这个时间是买菜高峰时段,我们去旁边的菜市场和超市转一转。”说完,他戴上了口罩。
“那个女的用手机付了钱之后,随手就把手机放在了衣服口袋里,惯偷几秒钟就能得手。”反扒民警一边巡逻一边给记者普及街面反扒的“技术要点”。
“是不是小偷,看眼神就知道了。”小汪说,眼睛是会“泄密”的,在菜市场里,如果一个人不看菜,始终盯着别人的包,那就值得注意了。另外,扒手在选定目标后,会刻意跟随目标移动,如果是团伙,扒手间还会用一些隐蔽的手势进行交流。
“那个人可能有问题。”小周突然出声,记者随着反扒民警说的方向看去,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正尾随着一位买菜的老大爷。2名反扒民警立即不露声色地围了上去。但是,黑衣男子在菜市场转悠了半个多小时后,一直没有下手,最后离开了菜市场。小周说,反扒必须抓现行,像这种跟踪摸查许久却不了了之的情况,每天都会发生。
一个上午,记者跟随反扒民警走了近2万步,始终一无所获。据了解,反扒专业队刚成立时,每天都能抓好几个小偷,但现在有时一连几天都没有“收获”。反扒民警开玩笑说:“我们这个警种以后可能会失业。”尽管面临“下岗危险”,但反扒民警十分高兴:“这说明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了,我们的梦想就是‘天下无贼’。”
苦练功夫
在最靠近群众的地方保护群众
反扒民警每天出没于小偷常去的地方,随时可能暴露身份,所以他们需要成熟的伪装技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培养一位成熟的反扒队员至少要半年。
在通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便衣侦查中队的9名反扒民警中,今年23岁的小王警官半年前从部队退伍回到达州进入了公安部门,实现了他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梦想。
这半年来,同事对小王手把手地教学,让他尽快熟悉反扒业务,每天带着他在夜市、菜市、商场、车站码头等一切小偷经常“光顾”的地方转悠。跟小偷、蹲窝点、翻前科、认照片成为了小王每日的必修课。小王用最快的时间,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会看人、识人、盯人的反扒能手。仅仅半年,小王就抓获扒窃、盗窃和其他犯罪嫌疑人30余名。小王说:“我很喜欢反扒工作,在最靠近群众的地方保护群众,就像一名隐形的‘守护神’。”
日行3万步
走遍达城大街小巷
反扒民警常常需要与小偷正面交锋。2017年端午节,小周在火车站便衣巡逻时,发现追缉名单中的“老熟人”袁某正在实施偷窃,他立即上前逮捕,并与该名犯罪嫌疑人发生了激烈的打斗,嫌疑人逃跑过程中慌不择路翻下近4米的高墙,小周想都没想,也纵身跳下高墙,一把将其按倒在地。直到和同事一起将袁某带回公安局后,小周才发现身上有多处伤口,脚踝红肿,新买的手机也摔得粉碎。“回家不敢跟老婆说,怕她担心。”将工作中的危险瞒着家人,这几乎是每位反扒民警的“必修课”。
反扒民警们常常自嘲,虽然他们的工作在群众眼中存在度不高,但是他们在微信朋友圈的步数榜上,都是“无冕之王”,他们每人每天步数都在3万步以上。据警方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平均每名反扒民警走坏了6双鞋。2016年,通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便衣侦查中队立扒窃案800余件,2017年立扒窃案400余件。但在2018年,立扒窃案226件,较2016年下降73.4%,较2017年下降43.4%,日平均案件不到一起。这份傲人成绩单的背后,印刻着每一位反扒民警不分昼夜、不避风雨的奔波,那一个个坚实的脚印,见证着他们守卫通川的铮铮誓言。
□本报记者 刘岸
新闻推荐
宝贝过生日,你会在幼儿园办吗? 老师建议:提前沟通,提倡俭朴
南府幼稚园过集体生日穿上漂亮的衣服,在小朋友和老师们的簇拥下唱生日歌,开开心心地过一个生日,是现在很多幼儿园小朋友的期...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