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周正在采摘耙耙柑
本报讯(记者安达福李锦辉文/图)时下正值柑橘成熟季节,在两河镇新界村的帝沣农场内,80亩耙耙柑迎来丰收。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农场,只见一株株低矮油绿的柑橘树错落有序地排列,一个个沉甸甸的耙耙柑在绿叶的掩映下,闪着诱人的光芒,令人垂涎欲滴。
走进果园内,见到不少村民正忙着采摘装车,农场负责人何德周也在其中。今年66岁的老何退休前是一名建筑工程师,由于儿子之前学习的农业技术,加之他看见国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市场前景广阔,所以老何在退休之前就想好了要搞现代农业。“退休生活枯燥乏味,我来搞农场,虽然累点,但我心里很开心。”老何告诉记者,就这样,退休后他便和儿子搞起了现代休闲农业。
在这之后,儿子选择到达州另谋出路,农场便由老何一个人打理。2012年,老何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在新界村流转土地和撂荒地100余亩,开荒除灌、平整土地、购苗栽种……短短几个月,他就建立起生态水果种植基地,把基地分为若干个小园区,梨子10余亩,桃子10余亩,草莓10余亩,耙耙柑80余亩……“决定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何德周坚持生态种植的理念,与养殖大户建立有机粪肥供求合作关系,配以生物元素肥,确保种植的水果绿色、生态。
至于当时为什么要大量种植耙耙柑,老何说道:“耙耙柑又名春见,是日本农业专家用清见与椪柑杂交选育成的晚熟杂柑类品种,具有果肉脆嫩、多汁、瓤皮薄、极易化渣、糖度高、风味浓郁、酸甜适口、无核、可食率高、耐储藏等优点。”除此之外,耙耙柑上市季节正值水果空档期,市场需求高。
从2012年开始栽种树苗,到中间学习技术、精心管理,再到今年的挂果,老何为此付出很多汗水。“当初我不仅到各地考察学习、参加各种培训,还多次邀请成都农科院的专家前来指点迷津。”老何说,几年时间,他从对水果种植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现在谈起什么时候给果树修枝、除草施肥、摘心抹芽、疏花制果、套袋灭菌等管理技术,他头头是道。
今年,80余亩的耙耙柑在老何的精心管理下喜获丰收。“现在还不是盛产期,每亩只有3000斤的产量,等到以后,每亩可达7000斤。”老何笑嘻嘻地说,按照今年市场价5元一斤计算,每亩产值达1.5万元,80余亩的耙耙柑今年能为他带来120余万元的收入。
农场为何德周带去财富的同时,也让周边村民享受到“红利”。“每年土地流转费700元一亩,务工60元/天,一年下来我能挣2万多元呢。”今年70多岁的村民许海善告诉记者,这比他在外务工还挣得多呢,他家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伴随着农场的扩大和发展,何德周满怀信心。他说:“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农场的承包规模,创新种植方式,走出一条产量高、效益好、发展快的生产之路。同时,我还打算在农场旁边再开办一个集生态、休闲、养生、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带动更多的人共同致富。”老何相信这片土地一定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长出金疙瘩。
新闻推荐
“买保险的时候,工作人员说,如果保期内老人死亡,可以拿到1000元理赔金。但父亲‘走后’,我只拿到了500元。”近日,达川区虎让...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