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坪 唐富雄 摄
三里坪立交桥 唐富雄 摄
三里坪地处州河南岸,与达城主城区隔河相望。十多年前,这里虽然离城很近,却与城市的繁华无缘,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市民出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一度被人笑称为“三里贫”。
十多年后,“三里贫”脱去了“脏”、“乱”、“差”的外衣,从昔日的“丑小鸭”变为今日的“白天鹅”。如今的三里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规划建设的三里坪巴文化公园,将让这个区域彻底脱胎换骨,未来的三里坪,一定是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景色与市民的笑容相辉映。未来,三里坪值得期待。
A 曾经 这里是“三里贫”
提起曾经的三里坪,刘海超摇了摇头。十多年前,刚来到达城工作的刘海超经济拮据,只能租住在三里坪的平房里,因为这一带房子的房租相对便宜。
在刘海超的记忆里,三里坪就和农村一样,平房居多,“以前三里坪的房子都是老房子,破旧不堪,路面坑坑洼洼的,下雨的时候全是稀泥巴,根本没法走。天晴时灰尘又多,车子一过,尘土乱飞,行人蓬头垢面,随时要捂着鼻子。”回想起来,刘海超仍对那时的环境唏嘘不已,“那个时候大家都戏称‘三里贫’。”
如果说尘土飞扬是“脏”、房旧路破是“差”的话,那时的三里坪也少不了“乱”。因为公共基础设施差、人口流动性大,三里坪并不平安。“路灯昏暗,街道和小区没有摄像头,房子的防盗措施不好,家里被盗是很常见的事。”刘超然说。
除了“脏乱差”,三里坪的交通也让人头疼。“那个时候三里坪虽然有2路公交车,但是路面情况不好,到三里坪的时候所有的车窗都要关起来,不然车里满是灰尘。而且车少,大多数车车况不好,坐车的人多,上下班非常麻烦。”刘海超说。
在三里坪住了半年多后,刘海超在大西街租了房子,“从三里坪搬走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变成‘城里人’了。”
B 现在 这里是南北缓冲区
随着城市的发展,“三里贫”也已经改头换面,留在达城人记忆中的“光灰”形象,如今再难寻迹。道路宽敞、车水马龙,白天人群熙熙攘攘,一到夜晚,暖黄色的路灯齐放,将三里坪的夜色点亮,丰富人们多彩的夜生活,不用照明时,它们便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线,装扮这片充满生机的地方。
“具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变化,我也记不起来,好像是在不经意间,它就在一点一滴地悄然改变。”刘海超说,看到现在的三里坪,就像是遇到很久不见的朋友,发现它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宽阔的街道、人气旺盛的商业,都在印证着这个区域已经在发生巨变。
如今走在三里坪的街道上,汽车驶过不再有尘土卷起,路灯也不再昏暗,治安环境也变好了。三里坪“脏乱差”得到了解决,周边交通配套也开始逐步升级。2018年3月,野茅溪大桥开始动工建设,这座联通南北的大桥一旦通车,三里坪的交通现状将得到极大改善,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在区位上,作为连接南城与北外片区的缓冲地带,并且依偎着州河,三里坪逐渐开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C 未来 这里是人文生态区
“三里贫”的“脱贫”之路并不漫长,在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城市空间的要求下,在达州市委、市政府和达川区委、区政府调查研究后,在三里坪建立一座城市人文生态新区的规划应运而生。规划方案提出,要在这里打造一座集高端城市社区、高档商务服务区、休闲文化娱乐展示区于一体的新区。
三里坪人文生态区规划用地面积达2.8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3.63万人,规划以“巴文化起源中心”为文化主题进行打造,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巴文化公园建设、房地产开发5大部分。配套完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环境与经济相互促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进步对城市发展建设的要求。
去年,碧桂园强势进驻三里坪,其带来的精品理念和品质标准将为达州的人居水平的提升起到推动示范作用,进一步助推三里坪区域的发展。
从熙熙攘攘的矮小平房,到精巧布局的花园小区;从破败的区域凌乱格局,到未来的人文生态社区;从仅沿州河分布的一小块区域,到现在一个集文化聚集区、商业开发区、精品住宅区为一体的片区,三里坪正在强势崛起。
□本报记者 严衡玬
新闻推荐
12月13日,中国移动智慧校园信息化巡展活动在南城升华大酒店举行。达州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冯雷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移动...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