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漂工王进军清理河面垃圾
每天早上7点,48岁的王进军准时登船,第一件事就是钻进狭窄的机舱空间里,检查主机和发电机的运转情况。随后,王进军会爬上甲板解开缆绳。天亮了,马达声推着清漂船离开口岸,他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我从小就生活在州河边,早已把州河当作自己的母亲河了,从1995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清漂工人,现在已经工作23年了。这些年来,说不清在州河上打捞了多少垃圾,希望看到州河上的垃圾越来越少。”
在王进军眼里,州河上一年四季最明显的变化,不是沿岸风景,而是江面上四季不同的漂浮物。他们每天要打捞六七百斤水上垃圾。高峰期(涨洪水时),他们每天要在3.6公里的州河上打捞几吨垃圾。
每年8月,是达州最热的时候,太阳毒辣辣地烘烤,衣衫湿透,汗流浃背是常事。正午时分,清漂船的甲板上温度接近65摄氏度,驾驶室内的气温也近40摄氏度,船里只有一台小风扇转动着,给王进军和同事送来一阵阵湿热的风。
到了冬天,寒风刺骨,工作的时间长了,手上皮肤会皲裂,耳朵、脚上还会生冻疮……
清贫生活不言苦
“我在守护州河,我的家人朋友一直在守护我。”王进军已做了二十多年清漂工人。二十多年他都是早出晚归,只能在早上离家的时候,为老婆孩子烧好热水,晚上早点回家,争取能和家人一起吃上一顿饭。
才开始工作的时候,王进军每月工资只有400块钱,一家人吃饭都靠那几百块钱,家庭负担很重。近几年工资涨到3000块钱,偶尔能给家人买点好东西,算是莫大的欣慰了。
工作太辛苦太劳累,吃饭在清漂船上解决,经常是随便吃点什么就行了;中午吃完饭就开始工作,休息时间不足。家人担心他的身体,曾劝他辞职找个其他轻松的工作,但他不干。有一次,王进军陪父母、妻子到江边散步,他指着洁净的州河,告诉他们:“你们看,州河现在变得越来越干净,这其中也有我的的一份功劳。”
茶余饭后,王进军也会约上几个朋友,聊聊工作中的趣事和烦恼,谈谈今天清理的哪种垃圾最多,哪个河段垃圾最多。有时候生病了,同事之间会帮着多干点活;有时候遇到困难了,几个相伴二十几年的人还能彼此鼓励加油。
干到干不动为止
以前是人工清漂,现在用的是机械化清漂船。这种履带式机械化专业清漂船,通过履带滚动循环清漂,效率提高了。
王进军告诉记者,州河里最常见的垃圾是白色塑料袋,死掉的动物尸体如死猪、死猫、死耗子等也经常出现在州河里。尤其是夏天,气温一高了,尸体就会发出难闻的气味。守护好家乡的河流,是王进军这几十年最想做的事情,也是他最想做好的事情。
近50岁的王进军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当问及他这一生的梦想时,他回答:“干净的河水是送给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见到州河干净清澈,不再有垃圾漂浮,我觉得我的辛苦付出很值得。州河需要清漂工,我要干到干不动为止,等到有年轻人来接班,我才能放心退休。”王进军转身又去了清漂船……
□本报记者 康春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达州市委党校地下停车场和休闲广场项目正加快建设 下月初基础工程完成 春节前主体基本完工
日前,记者在市委党校地下停车场和休闲广场建设项目现场看到,约40个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地梁钢筋作业。据施工方介绍,预计...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