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对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强企业投资活力、扭转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态势、培育发展新动能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达州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紧紧围绕“放权、严管、服务”这一主题,深化登记改革“持续放”,深化事中事后“协同管”,深化改革创新“高效服”,努力用改革的红利激活市场经济“一池春水”。
深化“放管服”
在“放”上做文章,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紧紧围绕“降门槛、简手续、增活力”原则,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取消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了企业年检,改为企业年报制;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1元钱开公司”;放宽了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住改商”;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登记改革,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主动向基层下放登记注册事权,方便群众就近办事;实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从“准入”到“退出”全过程登记便利化。
在“管”上立规则,以信用约束重构监管机制。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公示,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全市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连续4年均分别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工商部门率先启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除投诉举报、数据监测、转办交办以外,全部通过“随机摇号”方式检查市场主体;制定全市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实施方案和全市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公示第一批目录,包含了48个部门2000多项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制度,信用约束机制逐步建立。
在“服”上下功夫,以优化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和“互联网+工商登记”,将申请人依次向各部门提交材料的传统办事流程,改为一次提交、同步办理、信息共享、限时办结,实现“键对键、零见面”的全程电子化政务服务新模式,为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登记提供了便捷条件。全市工商窗口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前服务等方式,实行材料“容缺后补”,一般性经营条件的企业设立,3个工作日办结;有特殊需求的,开辟绿色通道,最快当天办结,大大节省了企业办事时间。截至10月底,全市办理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1064件,累计发放“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6549份。
打造好环境
好政策促进市场发展,好环境助力经济腾飞。各地各部门着力打造宽松便利的准入环境、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有效发挥了商事制度改革的“先手棋”“当头炮”和“突破口”作用。
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全市市场主体连续4年实现10%以上增长,注册资本总额连续4年保持20%以上增长,市场主体总量从2013年末的8.17万户增加到今年10月末的19.26万户,增长135.74%;注册资本从1068.92亿元增加到2421.07亿元,增长2倍。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从13户增加到27户,全市日均新增市场主体从57户提高到113户。
创业就业带动明显。促进了稳增长保就业。2014年至2017年,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吸纳从业人员11.12万人、31.32万人,成为全市吸纳就业的主力。今年1—10月,新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吸纳从业人员4.84万人、8.79万人,有力地促进了创业就业。
创业创新热潮涌动。2017年新设立企业中,新增各类服务业企业1867户,占全市新设立企业7881户的23.69%。今年1至10月,全市新登记企业最多的行业是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增幅最大的五个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制造业,经济结构呈现加快优化升级的良好态势。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过放宽注册资本限制、实缴改认缴、放宽住所登记条件等改革,有力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先照后证”改革、审批事项的清理,提高了市场准入效率。“多证合一”改革,大幅减少了申请人往返涉企证照部门次数。网上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登记、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等改革,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本报记者 谭楚甲
新闻推荐
男童玩"亲亲"惹怒女童妈妈 幼儿园园长建议:表达友谊可以拥抱和碰下脸颊
前不久,外地一所幼儿园里两位妈妈的对话截图在网上火了。起因来自于女孩的妈妈在幼儿园接孩子放学,发现一个小男孩拉着女孩...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