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道正在写诗
初见通川区北山镇农民诗人张喜道,给人的印象是个貌不惊人的干瘦老头。即使穿上西装,依然是一副老农的形象,年逾花甲的他看上去有点老态。看到他熟练地打开电脑,点开WORD文档,笔者吃惊了,六十多岁的农村人,居然能够玩懂电脑。
张喜道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是憨厚老实、大字不识的农民,却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他回忆父亲年轻时曾帮人去给城里的军官送信,军官打开信一看,“来送信者就是壮丁”,父亲哑巴吃黄连,当了壮丁。几年后,父亲辗转回家,痛定思痛对家里人说,以后一定要让自己的后代读书、识字。
张喜道的童年是辛酸的,父亲鼓励他说:“好好读书,书里有黄金路。”他在煤油灯下苦读,还要放牛拾柴。从小学到初中,没有课本就千方百计借书读。后来他省吃俭用买到唐诗和鲁迅的书,最初的文字灵感皆来自唐诗和鲁迅的《社戏》。“唐诗的绝美意境令我心驰神往,《社戏》的风土人情使我靠近文学。”他们四兄弟只有老二和老幺张喜道高中毕业。
张喜道高考差几分落榜,回乡务农,娶了勤劳贤惠的妻子,有了两个女儿。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负担压在他肩上。抬水泥板、配钥匙、医病、刻碑、刻私章、敲铁桶、卖猪儿药,他样样都干过,最得意的是当过村文书,代课十八年,却因编外没能端上铁饭碗。但他坚持自学,读书写诗,在创作中寻求精神安慰,对讥笑讽刺责难一直泰然处之。他认为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有坎坷,也有苦难,只要认真面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坚信知足常乐者,能思者自安,这就是他的“苦乐观”。
张喜道一直徜徉在诗歌的海洋,出了两本诗集,其作品真实朴素,属“原生态”,散发着浓烈的泥土芬芳和山野气息。形式也丰富多彩,多是写乡村农事,写老家北山的生活。他在首本诗集《山里人》一书中写道:大山里飞出的歌/是山里人的快活/生活因诗而生动/人生因诗而精彩。他写妻子:你生生的肉茧/是我密密麻麻的文字/你额上掉下的汗珠/是我热情洋溢的感叹。在《山泉之歌》里写道:洁白的渔网/迎着鲜活的太阳撒去/轻盈的船儿/展翅飞过美丽的天河……
古往今来,爱情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读过龙克先生的《疼痛蓝皮书》后,张喜道写下了《疼痛的分娩》:爱与情的种子/播下了/注定了是疼痛的缄言/若不羁留一闪而过的信息/往往胎死腹中/生活的内涵/注定瓜熟蒂落的程度……《爷爷的胡子》《母亲的手》《村长的烟盒》《岩石上的树》等等作品,读来特别亲切,令人回味。白天无论在什么地方劳动,只要有好诗句,他便立刻记下来,深夜起草诗稿,轻手轻脚在暗淡的灯光下挥笔写作,一气呵成。
张喜道的第二本诗集《流淌的歌》,含《诗乡情缘》《品读中华》《亲情如歌》《五味人生》四辑,歌颂党和祖国,歌颂先贤,怀念和赞美亲情、友情,感人至深。
“至于个人获奖证书,我有若干本,但这些都不是我追求的。”张喜道如是说,他会一直坚持写诗。他有时想,一台戏若演得好,有主角也有配角,其实配角也能分享快乐。
□李永秀 周开瑄 文/图
新闻推荐
康养单人间病房效果图餐厅效果图户外花园效果图随着人口老年化趋势日益加重,老年人的医疗与康养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热点。达...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