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达州市积极构建“五合”就业格局,促进稳定就业。前三季度,达州市促进城镇新增就业32549人,其中城镇劳动者就业22718人、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983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086人,登记失业率为3.94%,低于年度指标0.26个百分点。
整合政策与资源促就业
达州市准确把握全市就业形势,积极开展2018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和全市贫困家庭技能培训等,用好用活就业扶贫政策,整合各类资源,深挖就业岗位,通过政府搭桥、中介牵线、能人带动等方式,前三季度21.9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同时,主动化解供给侧结构改革矛盾,利用稳岗补贴鼓励企业引导分流人员转岗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公益岗位兜底安置等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今年来,妥善安置分流钢铁企业职工43人,去产能企业职工队伍保持稳定。
激合培训与市场促就业
达州市立足市场需求,结合全市近年来重点发展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精细化工、化工工程与工艺等新专业,为企业定向培养和输送操作工人、技术能手。前三季度已有90余人经过培训后被化工园区企业招用。充分发挥就业训练中心、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各种培训力量,积极做好培训专业与企业急需岗位的对接,确保培训后有较高的就业率。
聚合线上与线下促就业
依据求职者网上求职的特点规律,全市就业服务机构顺应新趋势,充分利用达州公共招聘网、达州就业网等线上平台,发布用工信息、薪酬信息等,开设达州就业微信公众号,方便求职者随时获取就业信息,投递个人简历,及时与用人单位联系。线下,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援助活动,组织不同形式专场招聘会,帮助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实现有效对接,使线上线下形成合力,帮助劳动者充分就业。今年通过网络和现场招聘,成功推介1.3万名劳动者就业。
汇合夜市与常态促就业
达州市选择人流量大、居住集中地段、城区广场,创造性开展以“送岗促就业、圆梦家乡地”等为主题的夜市招聘活动,解答有择业意愿求职者平时无法参加公共招聘服务活动的问题,重点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开展精准职业推介服务。在“送岗促就业、圆梦中秋节”夜市招聘活动中,92家进场招聘单位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200余个,涵盖了餐饮服务、金融、零售业、教育服务、电子商务、机械等10多个行业,吸引3000余名求职者入场。下一步,达州市将常态化在城市居民聚居点、人口集中区举办“招聘夜市”,为群众和企业搭建一条稳固的供需对接渠道,更好地促进各类求职人员就业。
融合创业与创新促就业
达州市加强创业培训,明确全年组织各类创业培训5000人的目标,及时出台促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等就业创业的配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就业服务机构已帮扶1864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带动就业5900余人。
(康合兴 张宸铭 本报记者 孟静)
新闻推荐
“师傅,停下车,我老婆喝了农药……”晚上7点30分左右,15路公交车司机万里行驶到达城西外钢花小区附近时,突然被一群人拦了下...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