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作文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配合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本报教育周刊结合自己开展小记者活动20多年的经验,即日起开始招收第20批小记者。
请设立小记者站的学校,积极发展一批新的小记者,确保小记者队伍的稳定;尚未开展小记者活动的学校,请积极与本报联系,让我们携手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招收条件
凡对写作、摄影、演讲、旅游以及参加社会活动有兴趣的在校中小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有条件的学校,可向本报申请成立小记者站,选聘热心学生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爱好新闻写作的老师任站长,校长任名誉站长;
小记者权利
凡设有小记者站的学校,每月由站长收集、推荐小记者优秀作品寄往本报,择优刊发;
小记者优先参加本报和学校小记者站开展的各项活动;
小记者在本报记者或学校老师组织带领下,可在校内外从事采访活动;
小记者优先参加本报组织的夏令营及各项活动;
小记者稿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表;
小记者接受本报记者免费培训;
小记者受聘后,由本报向其发放小记者证和专用采访本。
小记者义务
小记者积极向本报提供新闻线索和摄影、新闻作品;
小记者积极参加本报和学校小记者站开展的各项活动,并积极撰写稿件;
小记者要经常向本报《校园周刊》提建议。
招收办法
小记者的报名组织工作,由各校小记者站统一进行;
暂时无条件成立小记者站的学校,可由班主任推荐、家长同意、学校加盖公章后,将有关资料直接寄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达州日报·校园周刊》编辑室收。
联系电话:
13795671968、13096198140
18048068817、13079051000
13882865817
联系QQ:
130956786、3050103579
252810178、439278153
1789791466
联系微信:13795671968
13096198140、18048068817
13079051000、13882865817
达州日报社教育周刊
2018年10月1日
新闻推荐
当年交不起学费被迫辍学,获老师帮助重回学堂 铭记师恩40载 今寻恩师再续师生情
40年前的9月,对年仅13岁的赵义才来说很悲伤,村里的同龄人都背着书包去上学了,而家庭贫困的他却只能倚在门前失落地望着小伙...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