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失去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你还能说自己的生活美美哒?团结出版社九月出版发行的《仰望星空》,用读者喜闻乐见的随笔杂文宣传科普环保知识,为环保工作鼓与呼。这既是科普宣传的一种新探索,也是普及环保知识一道亮丽的新景观,据悉,这是全国出版界首次推出这样的书。
《仰望星空》由高级记者、达州晚报原总编辑、达州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秀品先生用十年的时间创作打磨而成。全书分三个篇章。上篇“本地的月亮”,开宗明义,提倡关注环境保护,首先要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提请读者睁大眼睛,多抬头仰望达州的星空,关注这里的山青不青?河里的水绿不绿?浩瀚太空蓝不蓝?PM2.5超标了还是没超标?中篇“外地的月亮”,借用外地外国在环境治理中走过的曲折艰难过程,说明世界的环境保护,同人类的演变过程一样,都经过从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到农耕文明,又从农耕文明到野蛮掠夺式开发的工业时代,再从野蛮掠夺式开发到坚持生态文明、科学发展。我们仰望外地的“星空”,目的只有一个——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下篇“圆圆的月亮”着重说明,只要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当环境保护的亲为者、监督者、志愿者,当环境保护的积极分子而不是破坏分子,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抓铁留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的星空一定比外国的星空还灿烂,我们的星空一定比外国的星空还要蓝。
书中的语言幽默风趣,故事精巧奇异。作者思接千载,宏观论述,微观论证,由近及远,以小见大,有虚有实,有深有浅,嬉笑怒骂,激浊扬清,让读者在轻轻松松的阅读过程中,就掌握了科学环保知识。相信读者阅读此书后,或多或少会在环保科学知识的滋润下,自觉成为环保工作的践行者。如果通过这本书的问世,中国能有一批漠视环保工作的旁观者,变成热心环保工作的志愿者,那就不虚作者多年来沉醉于写科普环保随笔杂文的初心了。
□本报记者 郝良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8年国庆节将至,为切实保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达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出重点,落实监管责任,组织执法人员在全市范...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