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怀老师辅导学生
他是一位高中班主任,还是一名教学能手,也是一个56岁的糖尿病患者。到底是何种力量,支撑着他坚守三尺讲台?带着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这位教育战线的“工作狂人”——万源中学高二年级的张继怀老师。
头发微秃,体型微胖,初次见到张继怀老师是在万源中学高二(6)班教室外的走廊上。原来他正在“盯梢”,查学生们的岗,得知有人来访,才慢慢收回“犀利”的眼神。
每天,他总会比别的班主任提早20分钟到校,督促学生上好早读课。早晨6点起床,晚上11点回家,已然成了惯例。作为高中班主任,张继怀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每天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陪伴学生。他不是长时间站着讲课,就是长久地坐着批改作业,医生嘱咐的每日1小时锻炼时间根本无法挤出来。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学校,备课、上课、研究高考大纲,还要带头抓好教研活动,高中班主任再加上数学教研组长,张继怀忙得不可开交。
“看着年轻教师一个个成了教学能手,欣慰还来不及呢。”张继怀总会给忙碌寻找一些理由。一有时间,他总会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拿来与青年教师们分享。作为数学教研组长,他指导的数学教师李东波在2014年获得达州市数学赛课第一名,四川省数学赛课二等奖。
今年3月,有着多年糖尿病史的张继怀血糖持续上升,妻子叫他辞去班主任,张继怀犹豫了。然而,通过药物治疗,一周后血糖逐渐正常,张继怀就把犹豫抛在了脑后:从事这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一旦松懈下来,反而会不适应。
“教书育人,其实是一种享受!”
“高中阶段像他这么大年纪的班主任确实不多。”在同事张恒眼中,张继怀就是一个“工作狂人”,高级教师资格早已取得,每次学校评优评先,他总是让给年轻人。张继怀的妻子也是一名教师,儿子在成都有份不错的工作,按理说,他完全没必要这么拼命。
“教书育人,其实是一种享受!”面对别人的质疑,张继怀笑着抛出了这个答案。
“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升入大学,跃出农门,一人带动全家生活改变,我就会无比欣慰!”张继怀像是品尝一杯清茶一样,品尝着自己的教书乐趣。据他回忆,任教37年来,总共当了11届共30多年班主任,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乐此不疲。
“每次遇见学生家长,都会收到很多祝福。”张继怀说,把教书当作一种事业,就会乐在其中,自己很喜欢被学生和家长认同的那种感觉。
温情陪伴成为学生的精神保姆
高中阶段是孩子们成长中的关键时期,来自社会影响的逆反情绪,来自留守孩子的孤独无助,来自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自卑,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用张继怀的话说,当好一个高中班主任,就是当好学生的精神保姆。
“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与孩子们谈谈心。”据张继怀介绍,有时一天会与3名学生倾心交谈,遇到学生心结难解,就和风细雨循循善诱。每天,张继怀最多的工作就是守着孩子们,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向,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疙瘩。
“没有张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已在泸州市人民医院工作的王艳对张继怀很是感激,每年回家都要看望恩师。王艳回忆,因父母离异,自己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平日里父亲不管不问。一次,得知母亲从外地回来,王艳兴高采烈地赶去与母亲相见,然而不到20分钟,母亲就急着离开了。“当时一个人走在河边,觉得自己活着没了意义。”王艳试着拨通了班主任张继怀的电话。得知消息后,张继怀立即赶到王艳身边,极力安慰劝导,并让妻子做好饭菜,请王艳到家里做客。王艳说,有了张老师的鼓励和温情,自己才重拾信心,努力学习,如愿升入大学,如愿找到工作。
□特约记者 魏莉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伟王姣特约通讯员王锡敬)6月20日,达州市达川区亭子镇官田村九组村民田仕琼,收到了一份新的《官田村村规民...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