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华英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办学条件毫无优势可言,被周边公办的小学和初中完全包围,而且还受活动场地小的限制。面临生源质量差的“瓶颈”,学校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教学要质量,注重内涵式发展,强化“内核”提升,通过几年努力,打造了一所与众不同、具有一定品质特色的学校。
家校共育的“1+7”模式
细心的周老师无意间发现,班上一位女生手腕上被划了三道伤痕。她立即联系学生在外务工的母亲,后来才知道该女生是想通过自虐的方式让离婚的父母复婚。为了帮她解开心结,周老师经常找其谈心,学校一位中层干部得知后,主动认该女生为“干女儿”。在老师关心下,该女生消除了心理障碍,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开朗……在华英学校,像这种家校共育的案例不胜枚举,这也得益于学校建立的家校共育机制。
负责学校政教和德育管理工作的马老师告诉记者,华英学校招收进来的学生大多数是缺点很多的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已见惯不惊,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为此,学校探索建立了“1+7”家校共育机制。“1”,即坚持“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这一总目标。“7”,即一是发挥手机网络的便利作用,建立家校联系QQ群、微信群,拉近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距离;二是对管理难度大或新任班主任的班级,设立副班主任,并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主动征询家长意见和建议,赢得家长的信任;三是每次考试,主动邀请学生家长或家长委员会成员监考和监督阅卷,赢得家长的充分认可;四是要求每个班级建立家校联系册,对问题学生、后进学生进行家访,指导家庭教育,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班主任量化考核;五是每月召开一次家校联系总结会,相互交流家校联系工作经验;六是每期开展一次汇报展示活动,如学生书画作品展、才艺展示、文艺演出、学生成绩汇报等,消除家长隔阂,传递学校诚信办学的讯息;七是定期开展户外亲子活动,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正因为这些细致入微的家校沟通模式,让家长们最终相信华英学校。
不走寻常路的教育实践
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只能招收到普通生的学校会出现一个全区顶呱呱的优秀学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看似“死读书”的学生3年后高考会考出600多分;没有多少人会相信,这里会走出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竞赛骄子。这一切,归功于学校立足实际、贴近需求、开拓创新的教育思路。
“2+N”模式是华英小学部推行的培优辅差模式。负责小学教务的周老师向记者介绍,华英学校的学生极为普通,而且大多是务工人员子女,父母关心孩子的时间很少,每天下午学生上两节课放学回家后,家长都还没回家。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求每天下午两节课后,语数老师按照“天天清”的要求,免费为学生辅导。完成当天作业后,学生可以练习书法、学习手工制作、阅读课外书籍等。由于中途转学生多,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小学部利用寒暑假和周末,集体自编教案和习题设计,一堂课上,有的学生只要求做A类题,有的学生A、B、C三类题全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华英初中部,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成都名校的老师优秀,但要会做成都名校的试题。”这些老师都有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办公桌上,成都名校的教辅资料摆了厚厚一叠,没有课的时候就开始刷题学习。面对学生,他们并不否认学生的智力因素,但更相信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一方面,从初一起着力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育;另一方面,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兴趣和意志锻炼。
很多人怀疑华英学校的学生走出去会“后劲”乏力、冲劲不足,但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足以证明:华英的“时间+汗水”是“笨鸟先飞”,与所谓的死读书、读死书有着本质的区别。
□马文瑜 本报记者 刘礼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讯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近日,在第28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达州市国土资源局紧密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