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大洪向个体户发放营业执照1984年的工商制服
“1979年,达县率先恢复了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工作。当时的个体从业人员首先要向辖区提出申请,经归口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由工商局审核后颁发营业执照。”“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情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达川区商务局退休职工覃大洪回忆:当时大多数人对国家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一事还心存疑虑,第一批试水搞修配、理发、缝纫、日用百货、火柴香烟和小食店的小摊小贩们为了规避风险,在营业执照申请书上写的全部是“试营业”,所以达县工商局当年发放的仅仅是临时营业执照,数量只有100多个。
由于政策不明朗,工商局在发放执照时明确告知申请人,执照只允许个人使用,不能雇佣和使用帮工,就算是妻子和父母都不行。很多农民当时也想经商致富,纷纷到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但国家政策规定农村社员不许弃农经商,在没有政策依据和经验参照的情况下,工商局没有给农民发营业执照,但是允许他们以队、社的名义,贩运蔬菜、销售粮食。
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只有国家单位才有招工指标,用工形式又极其单一,导致城市闲散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众多,就业压力巨大。覃大洪回忆:1981年,国家对非农业个体经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优先安排城镇待业和闲散人员开店、摆摊,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据当时的文件记载,达州市对城镇个体手工业、小型工业、运输业、房屋修缮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开业不再进行限制;允许农业手工业、服务业、修理业开业登记;允许社队集体开办小食店、小肉铺、小旅馆和各种修理、缝纫、洗澡堂、蔬菜、粮油加工、手工产品、农副产品推销等门市。总体上来说,达州市当时是在国营经济的主导下,按照拾遗补缺、方便群众的原则,允许个体户在修理业、服务业、手工业、饮食业、商业、运销业、运输业、花草业这8个行业,从事钟表修理、收音机修理、电视机修理、自行车修理、理发、照相、磨刀剪、补锅、编织、卖烧腊、卖水饺、卖担担面等经营活动。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工商局允许个体户们一证一人经营,一证全家经营,三五人合伙经营。而对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中有特殊技能的行业,准许个体户们找帮手或带几个徒弟,以利于扩大社会就业。1981年,工商登记的个体私营经济达2012户,从业人员2233人,注册资金51.25万元。
1983年,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更快,在搞活经济、繁荣市场、方便群众、安置待业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达州市开始对农村个体工商业放宽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村的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对其经营的小鱼塘、小果园、小竹林及开办的面坊、粉坊、油坊、石灰窑等从法律上给予保护,资金上进行扶持;对农村中的能工巧匠,经工商部门登记发证后,还允许其到全国打工;允许个人或联户合伙购置农产品加工机具,从事工副业生产、加工、运输;允许适当发展农村个体工商业;允许个人走街串巷收购废品,向供销社和工厂出售。
达川区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983年年底,仅达县当时个体工商户就达10521户,首次突破万户大关。其中城镇1578户,农村8943户,从业人员12273人。注册资金因“专业户”“重点户”加大投入,累计达435.7万元。
工商业的繁荣,带来的财富让人眼红,市场上开始出现很多无照工商户,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社会闲散人员、待业青年、农民、职工、学生纷纷踏足商海无证经营。为此,达州市工商部门开展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取缔无照工商户的联合行动,对个体工商户的超范围经营和无证经营进行了整顿。
弹指一挥间,40年的时光过去。达州市的个体工商户从无到有,截至2017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累计达18.06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4.49万户、私营企业3.1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100户。现在全市分别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24户、122户,有产值超10亿元的民营企业4户、产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288户,有家庭农场1758户,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
□本报记者 龚俊 文/图
新闻推荐
西圣寺社区 15名残疾人找到工作 ■主要运用呼叫资源,做好巴山田园、居家养老、物联网、智慧广电、劳务外派、校企合作、电子商务、移动工程、线上教育等业务板块
■主要运用呼叫资源,做好巴山田园、居家养老、物联网、智慧广电、劳务外派、校企合作、电子商务、移动工程、线上教育等业...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