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下旬,通川区人民检察院刚搬到西外办公不久。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上午,双龙镇村民付某某与丈夫卿某某拖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夹着铺盖卷,背着电饭煲,带齐锅、碗、瓢、盆等炊具闯进了区检察院的接待室,拿出一条床单铺在地上,一家大小四人就坐在上面。接待干警劝其起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付某某竟顺势“耍泼”,与接待干警争吵起来,任何人前去劝阻都无济于事。快到中午下班时,夫妇俩开始用电饭煲在接待室里煮饭,大有“坚守到底”的架势……
当时我刚到区检察院工作半年多,这么一个“下马威”让我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我一边安排分管领导和干警做好接待工作,一边向通川区委领导汇报,并与付某某所在的双龙镇政府取得联系。当天晚上7点左右,双龙镇政府工作人员将付某某一家人劝回了家。
随后,我立即调来付某某的卷宗查看究竟。原来早在1998年,夫妇俩曾因犯诬告陷害罪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和拘役6个月。出狱后,付某某立即开始上访,要求撤销原诬告陷害罪,宣告无罪,恢复名誉,并赔偿由此造成的30余万元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费用。
在近10年上访中,付某某辗转全国各地,该案虽历经三级检察院、两级人大的多次复核复查,但她却始终不服。以致于付某某夫妇多次到各级党政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冲击办公区,行为十分偏激。
这是我到通川区检察院遇到的第一件棘手事,我下定决心必须把这个上访积案妥善处理好。有干警认为:付某某的案件已经陷入一个死结,要完全解开根本不可能。为了给大家打气,我主动揽下了这桩积案,着手化解工作。
经过仔细考虑,我决定从三个方面化解这桩积案。一是到付某某居住地进行走访,向基层干部、群众了解其生活、生产近况,请他们协助做好疏导化解工作;二是对付某某携家带口的上访行为变单纯的堵为疏堵结合,她只要来区检察院反映情况,我就直接接待她,先不谈案情,关心其生产、生活情况。不争论对错,从她的角度思考问题,求同存异,慢慢与她建立信任;三是与她交心谈心,坦露案件的程序瑕疵,分析她长期缠访的得失,为其解开心结,并指出一条重新生活的新路。
付某某的上访不再偏激,也能安静地听接待人员解释。我趁热打铁,请区政法委领导一起到她家进行走访、慰问,并将她纳入帮扶名单,帮助她一家人恢复生产,解决两个孩子入学读书等问题。
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我带领通川区检察院的干警们一起到双龙镇付某某的家中进行慰问,通过“结对子”来解决她一家人的实际困难。不间断地相互走动,使我赢得了付某某的信任,解开了她的心结。2008年国庆前夕,付某某当着我的面表示不再上访,要安心生活。2009年春节,她更是带着自家熏制的猪腿,来到我的办公室表示感谢。我婉拒了她的礼物,给她的孩子发了压岁钱,并祝贺他们一家人通过辛勤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处理好这件上访积案让我感触良多,作为领导干部、一名检察官,在面对一件棘手的案件时,必须要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魄力;要有直面问题、实事求是的作风;要有心系群众、为民执法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王勇/口述 陈军 本报记者 龚俊/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达川区景市镇寨子村举办了现代畜牧业健康养殖技术培训,该村90余贫困群众参加培训。培训会上,授课老师系统分析了当前寨子村的畜牧业现状,重点介绍了健康养殖的发展趋势,详细讲解了肉牛、肉...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