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李光兵4日向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来电反映)
“邻村规划修建过境公路,却没有给我家打招呼,直接用挖机把我家自留地推了!”在外打工的村民李光兵气愤不已。
据了解,李光兵系达川区龙会乡熊家沟村5组人。邻村张家山村有一个茶厂,该村规划修一条到茶厂的便道,要穿越他家自留地。今年春节后,张家山村干部在没有与他协商的情况下,就请挖机司机把他家1亩多自留地直接推了。
“到现在,该条路又停工没有动静,毁坏的自留地也摆起没人管。”李光兵说,他家原计划在春耕时栽种玉米,如今自留地被毁无法栽种,给他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李光兵称,邻村修路毁坏他家自留地,应该给他家进行协商和补偿。
李光兵反映情况是否属实?达川区龙会乡熊家沟村村主任何文英告诉记者,按照本村村规民约规定,凡是公益事业占地(包括修路、修桥等)都没有相应赔偿。
而张家山村这次承头修建到茶厂的公路,系村与村的过境路。该路一旦完工,本村村民每年到茶厂务工就更加方便了,修这条路是大家受益的好事情。同时,何文英证实,李光兵承包的这块田土已经抛荒10多年没有耕种。
据了解,该条路修建共牵涉5户村民,村委会已经做过多次思想工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村委会希望村民们理解和支持。何文英说,依据具体情况,他们会考虑给这几户村民补偿一点,争取早日把这件利民的好事办好。
(本报记者 罗丁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通川区黄龙寺市场内一居民回家后发现自己家里突然燃起了大火,他立即拨打了119火警电话。接到报警后,市消防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市消防支队通川北路中队3辆消防车和15名消防官兵,协调柴市街专...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