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4日,上午9:00—11:00和下午3:00—5:00分别由达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达州市消费者保护协会及达州市疾控中心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值守达州日报社“3·15”办公室热线电话2382258、2377463。
上午,还未到9点,电话铃声就不断响起。“一家干洗店把我价值3000块钱的衣服洗坏了,与店家在赔偿金额上协商不下来,该怎么维权?”“我通过中介买房,他向我收取了高价中介费,我感觉上当了,我该怎么办?”“网购买到伪劣产品,但卖家拒不承认,我是否能够在达州的工商部门投诉?”……对于市民提出的问题,市工商局和市消费者保护协会工作人员都耐心解答,并一一做好登记。
市工商局和市消费者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不管权益在实体店还是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要选择有销售资质的商家。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应该向商家索要发票,保留好商品购买票据,这是在维权过程中有力的依据。当消费者遇到消费陷阱、假冒伪劣产品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或者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举报。
“我住在小红旗桥,娃娃现在3岁,准备从外地回来读幼儿园,听说要打疫苗,是怎样一个流程呢?”“宫颈癌疫苗什么时候可以打,需要哪些手续?”……下午3点,达州日报社“3·15”办公室热线电话不断响起。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值守“3·15”热线。接到市民热线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予以回复,并积极地向市民宣传、普及相关政策法规。 (本报记者 罗天琪)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8年是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攻城拔寨关键年,达州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结合市情提出了“四个一以贯之”工作思路。近日,达州市出台了《2018年度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要点》,在体制机制、帮扶力量、考核...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