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在菜地里劳作
巾帼何须让须眉。2017年是通川区的“脱贫摘帽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许多女同志投身脱贫攻坚大决战,或自立自强、不等不靠斩断穷根,或扎根基层、勇挑重担扶真贫,在脱贫路上展现了不平凡的巾帼风采。
勤媳妇不等不靠
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天道酬勤,断除穷根”,走进通川区青宁乡天断村,育德标语和文化壁画就接连映入眼帘,显示出这个偏远贫困村的淳朴民风和务实干劲。“巾帼脱贫先进个人”刘萍就是这个村远近闻名的自力更生脱贫户。
面对贫困,刘萍不等不靠、不服输不认穷,积极寻求出路,常年和丈夫在外务工增收。但近几年,女儿先天性营养不良、母亲患脑溢血瘫痪在床、婆婆跌跤手臂骨折,接二连三地给这个家庭沉重的打击,刘萍不得不返乡务农,照顾一家老小。在家里,照顾家里的病人、大小的家务、地里的农活,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大家都羡慕他们家有个好媳妇,既能干又孝顺,照顾一家老小本来担子就不小,她还积极发展种养业,是我们村脱贫摘帽的典范!”提到刘萍,天断村村委会主任刘宗成赞不绝口。
借助村里提供的扶贫小额信贷,刘萍大力发展种养业,去年生猪养殖的收入就达到1.5万余元,摘掉了“穷帽”。同时,借助青宁乡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的契机,她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出力出钱,带着一家人从一间面积不到40平方米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现在政策好,我自己年轻,身体也健康,只要踏实肯干,好日子一定会来!”刘萍说。如今,刘萍家里用上了自来水,装上了热水器、净水机,电视、冰箱和各类农机一应俱全,全家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女村官扎根基层
带领村民奔康致富
在北山镇铁佛村,核桃树抽出新芽,白芍花含苞待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一块地里,大学生村官刘小晴正与回乡创业青年李奎益等人交流林木栽培技术。
“我作为大学生村官,有责任用自己的知识改变这个贫穷山村的面貌。”刘小晴说,自2015年主动请缨来铁佛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以来,她一直在思考如何破除该村发展瓶颈。
经多方了解、深入调研,铁佛村把“引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作为脱贫突破口,积极动员和支持回乡创业人员成功引进生态黑猪、小龙虾养殖和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种植等产业,为全村整体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刘小晴的支持鼓励下,回乡创业青年李奎益与人合伙发展核桃产业和林下种植。该项目先后吸收贫困户20余户加入,解决务工200多人,成为了铁佛村脱贫攻坚重要的产业支撑。“从土地流转到规范管理,有她的出谋划策,才有了我们产业园这么好的发展态势。”李奎益对刘小晴很是感激。
在做好产业发展的同时,刘小晴和村支两委其他成员一起下大力气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7年,村里1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全部入住新居。
收起女性的柔弱,放下家庭的牵挂,小个子的刘小晴迸发出极大的能量,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敢于担当,赢得了全村村民的认可,成为了当地群众的“贴心人”,并被评为通川区“巾帼扶贫先进个人”。
□文/图 李治纲 罗宁
新闻推荐
今年第一、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即将开售 发行时间为3月10日至19日 五年期票面年利率4.27%
发行时间为3月10日至19日 五年期票面年利率4.27%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