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在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看到,该科目前住有70余名治疗者,每天来寻求心理援助的咨询者多则七八十人,少则一二十人,咨询者的年龄从十余岁到七八十岁不等。看来,每个年龄段的人都面临着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
少年:学习、家庭带来“焦虑伴抑郁”
成绩优异的17岁少女小茗读高中二年级,在学习方面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但在高二这年成绩却一直下滑。面对考试失败的打击以及离高考越来越近的压迫感,小茗变得着急、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无奈之下,家人只能在高二结束后为小茗办理休学申请,并带她到达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寻求帮助。
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部主任钟颖回忆起小茗时说,“这个孩子来到医院时,我们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患上了焦虑伴抑郁症。对此类尚未发展到重度心理问题的咨询者,当时采取了转移疗法,鼓励她多听音乐、多做运动,暂时放下学习压力。渐渐地,她走出了心理阴影。”
青年:初入职场无意中得罪同事
今年大学毕业进入某企业上班的张先生,工作几个月后,他直率的性格无意中得罪了许多同事和领导。张先生想邀上几个同事一起吃饭喝茶,缓解一下同事关系,但同事也大多拒绝。久而久之,他出现了失眠、焦虑、抑郁症状。
据医生张银波讲述,张先生在来到医院寻求治疗时,他已经难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力从失眠、焦虑中摆脱出来,所以直接选择了药物治疗,辅助心理咨询,最终才实现了康复。“有心理问题的青年人就诊人数已经接近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工作问题和感情问题是青年心理问题产生的两个主要因素。”
中年:面临“事业、婚姻、家庭”三难
近日,一张黑豹乐队鼓手赵明义手端保温杯的照片走红网络,中年大叔的模样引起了社会关于中年危机的讨论。但是,中年的危机远远不止一个“保温杯”。
据钟颖介绍,每周接诊的中年咨询者中,大多都在事业、婚姻、家庭三方面面临困境和压力,内心矛盾重重,从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若长期不能解决这种危机,就会使个体心理失调,出现病态的行为方式。
老年:把所有的“苦”都往肚子里咽
70多岁的王大爷已经退休多年,他有天心血来潮,拿着自己一辈子的积蓄玩起了投资,结果后来钱全打了水漂。祸不单行,老伴又突然生起了重病。
面对儿子的埋怨,王大爷自知理亏,只得把所有的苦都往肚子里咽。重病的老伴又很需要钱,但仅靠自己的退休金有点捉襟见肘,他只得向儿子要钱,可儿子每次都要提王大爷投资赔钱的事情。面对双重压力,王大爷逐渐患上了抑郁症。
张银波说,人入老年,就会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产生担忧,同时还会和子女因为孙辈抚养、婆媳关系等问题发生矛盾。老年人基本上无法靠自己摆脱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很难向外宣泄自己的情感,习惯了将事情憋在心里,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就很严重。
良 方
少年
初、高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家庭往往是主导因素,例如父母离异、留守家庭等,只是学习压力不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们应安心学习,适当给自己减压;家长则应努力做到不让家庭问题(婚姻关系、经济负担等)影响子女。
青年
青年人应该提升自己应对各种挫折的能力和职场技巧,尤其是刚入职场的新人,应当摆正心态,谦虚学习,挫折是难免的。
中年
步入中年后,应该尽量将工作安定下来,处理好家庭问题,准备一笔积蓄以应对突发事件。还可以关注一些养生知识,保持平和心态,增强应对“中年危机”的能力,学会自我调节,合理缓解压力。
老年
老年人首先应当加强身体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其二,应当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年轻乐观的心态,不要过度操心;最后,尽量选择与子女就近分住,既方便子女照顾也不过多干扰子女生活。如果条件不允许,入敬老院等专业养老机构也是一个解决办法。
□本报记者 冯津榕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31日,市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2017年年会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实践,部署了进一步推进全市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活动。市政协副主席李梅出席并讲话。全...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