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川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冲刺全面小康”目标,按照市政协“企业帮村 委员帮户”活动要求,坚持认识求高,发力求准,工作求实,成效求佳,强力构建“专委会周帮扶、主席会月督导、常委会季推进”工作格局,全力助推通川区2017年省定贫困县“摘帽”。
立足政协职能,“多引擎”服务大格局。把助力2017年省定贫困县“摘帽”作为“头等大事”,区委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立足职能,找准定位,多点发力,全面助推。一是精心组织协商建言。坚持把课题调研与协商议政紧密衔接,选题务求精准、调研务必深入、建言务实可行,切实做到以调研促进协商质量提高、以协商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今年以来,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冲刺全面小康”全局之重,建立“党政点题、政协答题”工作机制,先后就村级阵地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旅融合发展、贫困村闲置资产资源利用、村集体经济壮大、医疗扶贫等10余项课题,深入调查研究,政协常委会议2次专题听取全区脱贫攻坚推进情况,6次对相关议题进行专题协商建言,归纳整理意见建议60余条,得到区委、区政府充分吸纳运用。二是注重视察监督质效。坚持把专项视察与民主监督有机结合,以现场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和专项视察报告等方式,帮助职能部门查找不足、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年初,主席会议围绕基层和部门对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性视察活动进行专题部署。今年以来,着眼“决胜脱贫攻坚、冲刺全面小康”的阶段之要,先后围绕“六个精准”“七个一批”和“22个扶贫专项年度计划”的推进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性视察30余次,积极助推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以扎实的行动展现了服从又服务、协商又协力的履职担当。三是高度关注民生热点。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充分利用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手段,及时快捷地反映民生诉求。在提案督办方面,坚持与推动工作深度融合,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提案,量身定制督办方式,力求在提案办理中商以成事。今年以来,紧扣脱贫摘帽目标任务,科学选题、深入调研,精心撰写了7件脱贫攻坚精品提案,并以主席会成员牵头挂包督办、主席会约谈督办和会同区委、政府督查室联合督办等方式强化推动,提案导向更加明确,办理实效明显提升。《关于用活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的建议》《关于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平台的建议》《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监管和使用的建议》等一批提案,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落地落实。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始终围绕基层和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写、编报社情民意信息,及时报送省、市政协和区委、政府,得到较好吸收转化。今年1-9月,编报社情民意信息18期,《关于统筹兼顾非贫困村发展的建议》等7篇信息被省、市政协采用,其中,4篇分别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关于财政性投资或补助项目实施的建议》被省、市政协采用,并上报全国政协,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吸收。
激发履职活力,“沉下去”展示真作为。坚持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作为“第一要义”,依托界别优势和委员特长,大力开展专业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一是界别活动各展所长。充分把握政协界别组成的显著特点,以专委会联系界别小组为支撑,开展各类主题界别活动。今年以来,医卫界政协委员8次深入贫困村指导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健康义诊2000余人;农业界政协委员6次深入贫困村传授种养实用技术,惠及群众3000余人;教育界政协委员策划“扶贫助学·政协委员在行动”系列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据统计,今年全区政协委员以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学生共计92人,总计金额36.9万元。二是结对帮扶全员上阵。建立党组、主席会成员带头蹲点、企业自愿组团、各界别和民主党派协商组队、政协委员结对帮扶、政协机关定点帮扶的“帮村帮户”工作机制,“1+1”结贫对、“1+N”帮穷亲,主席会成员定点帮扶贫困村8个、结对帮扶贫困户12户,沉在一线、干在一线,80余次深入贫困村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协调争取项目27个;区政协机关定点帮扶金石镇燎原村,择优选派5名机关干部充实调整到驻村工作组,选派2名机关党员干部分别担任贫困村、非贫困村第一书记,机关24名干部职工与57户贫困户结对认亲,坚持每半月一次入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协调引进脱贫项目2个,修筑公路7.9公里,已帮助32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016年底实现脱贫;落实委员“双帮”档案256份,结对帮扶贫困村34个贫困户259户,全区政协委员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三是考评督导持续深入。为推动和激励委员深度参与“双帮”活动,及时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将委员“五个一”履职要求中“每年至少为基层民生办一件实事”,明确为“每年至少为脱贫攻坚做一件实事”,并将参与“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和“双帮”活动纳入对委员、界别小组、专委会的履职考评,每月通报、季度交账、半年总结、年度考评,“双帮”工作实现了落地精细化、持续常态化、具体实效化。今年1-9月,全区政协委员参与“双帮”活动达1326人次,办实事1700余件次,受益群众近万人,争取和投入扶贫资金累计达10亿元以上。
用活优势资源,“内动力”铺就致富路。坚持把政协优势资源向脱贫攻坚主战场聚合,全力以赴协力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一是下好产业扶贫“先手棋”。创新拓展“企业帮村”活动方式,积极引导企业界委员深入贫困村考察项目,寻找帮扶与创业的“双赢”结合点,大力支持企业界委员将产业建在贫困村或向贫困村延伸。截止目前,已有10多名政协委员在贫困村流转土地发展产业,以土地租金及入股、寄养、务工等方式成功带动200余户贫困户脱贫。四川一新公司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为通川区6个乡镇11个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40多万元。二是打好就业扶持“主动仗”。多次组织专业技术委员深入贫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57名;动员19家委员企业参加区委、区政府组织的企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200余份,带动156名贫困户成功就业。三是用好支乡联谊“大平台”。向在京、在渝、在蓉、在粤、在滇支乡联谊会成员机构发出“支援家乡脱贫攻坚”倡议,各成员机构积极响应,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返乡考察、投资创业、扶贫济困,引进农业开发项目9个、农旅结合项目15个,累计投资15亿元以上,捐资助学助困200余万元。
□黄守华 黄兴盛 何韵
新闻推荐
胥健主持并讲话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