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面来,正气满通川。
“过好‘廉节\’关,家国两团圆。祝阖家欢乐!团团圆圆!”9月27日,中秋佳节前夕,一则消息在通川区各个QQ、微信工作群和朋友圈“刷屏”。在每个重大节假日,有针对性地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政提醒短信,这是该区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反腐倡廉的一个缩影。
尚德昭廉,激浊扬清。廉政清风时时吹拂,廉洁之花处处盛开,凝聚成了通川区“率先突破、领跑达州”的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舆论氛围。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营造风清气正软环境
“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切实改进作风,锻造过硬队伍,打造一流环境,为实现‘率先突破、领跑达州\’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9月22日,在通川区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市政府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提出工作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川区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四个亲自”要求,始终做到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区委各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分管联系单位(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时,该区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定期汇报制、“两个责任”专报制、分级约谈工作制、廉政风险评估管理制、廉政约谈制、村(社区)干部歇职制等,强化制度建设。该区还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计划,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化管理,并加强监督检查,以适时抽查、季度报告、半年督查、年度考核等方式,督促各级各部门履职到位。
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该区始终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来抓,大力开展“庸懒散浮拖”、“9+2+X”、“133”专项整治、“清源”行动等,深入推进观念更新、作风转变和环境优化,锻造了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软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向“微腐败”开刀
织密基层防腐经纬网
“有了廉勤委,社区工程项目建设更透明了,我们群众代表全程参与质量、安全、进度监督,也更放心!”9月14日,通川区北外镇高家坝社区“百姓说事”活动中,社区居民黄定洪高兴地说。
苍蝇虽小,其害如虎。廉勤委是通川区从群众身边的热点事、典型事抓起,将“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村级“微腐败”问题,探索建立的基层监督新方式。2014年3月至今,该区共产生264个廉勤委、792名廉勤委成员,行使村(社区)监督职能,在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正风肃纪,是党风廉政建设“重头戏”。在纪律面前,通川区委、区政府的态度一贯鲜明,强化监督、惩处违纪决不手软。该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创新建立区委常委全域宣讲“两个责任”制度,有序开展“清风雅静、廉洁通川”信访赶场活动,建立健全“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线索举报平台。通过纪检监察组织的纵向领导及廉勤监督员的横向监督,不断织密基层末梢防腐治腐经纬网,将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在基层引向深入,最终促进问题在基层解决、法治在基层彰显、民心在基层凝聚。
“组合式”宣传
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
“清风拂通川,廉洁润万家”“知荣辱,管好手口足;明廉耻,守住诚礼信”……大街小巷,村头村尾,这些朗朗上口、过目不忘的廉政宣传标语在通川区随处可见。
该区充分利用各级宣传平台,拓展载体,形式多样地宣传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成良好的宣传声势。
随着碑庙镇石笋村、复兴镇凤舞社区、西外镇新锦社区等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升级打造,“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持续推进,每年有不同主题、采取“1+1+N”模式的“我要廉”宣传月活动成为自有“名牌”……该区壮大全区不同层面、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活动开展声势,形成规定动作亮点纷呈、自选动作百花齐放的局面。
目前,由12位区委常委组成的反腐倡廉宣讲队正在全区开展为期7个月的巡回宣讲,23个乡镇办委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宣传小分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
该区还通过组织编印教育读本、制作警示教育片、拍摄制作廉洁公益广告和家规家风专题片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用“身边人”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例,提高干部“免疫力”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组合式宣传,在全区营造了务实干净、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
党风正,民心顺,为官清,事业兴。通川区正昂首阔步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胡玉石 特约记者 文志碧
新闻推荐
(紧接第一版)每年引进10名以上。持续开展“百名专业人才进党政”调任工作,每年调任100名左右。深化实施“千名硕博进达州”引才行动,每年引进200名左右。加强干部专业化配备。针对性地补充一批能源化...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