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探访老家达州归来,惋惜地告诉我,老家门前那棵古老的黄桷树倒了,我为之一惊。
不知什么时候,黄桷树就伫立在老家门前,黄桷树到底有多古老,没有人知道。那是多么大的一棵树啊!宝塔般的枝干,茂密的黄桷树叶活像一把绿绒大伞。童年时候,我和邻里数十个小伙伴手牵手合起来也抱不住它。
黄桷树周围共四户人家,四户人家围成的院子村里村外都唤做四合面。粗大的黄桷树身上褶皱,棱角分明,凹凸淋漓,树皮发黑。在乡亲们看来,黄桷树是古老的象征和吉利的符号。
夏天,老家的木房便是高温火炉,每每放学后,我便和同村小朋友搬上桌子和椅子到大黄桷树底下写作业,浓浓的树阴挡住午后的烈日,不时有些微风吹过。那时树上的鸟儿也很多,时常有鸟屎落下,我们便朝树上扔石子赶鸟。可树太高,我们力气有限,小石子总是被淹没在浓密的树叶里,之后又默默落下,连鸟窝的边都碰不见。而鸟儿依旧叽叽喳喳,仿佛在嘲笑我们。我们便商量回家做弹弓打鸟,爷爷不许。他告诫我们:“这树上的鸟儿啊,是我们的邻居,不能打的。”我们不肯,直到爷爷答应晚上炒花生给我们解馋,才罢休。
夏夜来临,邻居们便端上方凳,摇上蒲扇,聚集在黄桷树那一大片浓阴下,在习习凉风徐来中话家常,那种惬意、那种享受,赛似神仙。村人中有一位土“秀才”,常常夏夜里为我们说故事。他讲的民间故事《梦神仙》让人百听不厌;他说的《武松打虎》《孙二娘开黑店》等故事,是那样绘声绘色,令人身临其境。而在村小教书的表叔教我们唱的《翻身道情》《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至今我仍然喜欢吟唱……
我考上高中的那年暑假,黄桷树上突然有了一个大马蜂窝,窝巢跟遮阳扇一般大,无数蜜蜂嗡嗡作响,而槐树下的道路又是整个村子的必经之道。凡是有人影闪动,马蜂窝里的蜜蜂便会倾巢而出,成群结队有序一般的向人们发起攻击。于是,村里人决定烧攻马蜂窝,效果甚好,马蜂大多数被烧死,没死的也逃之夭夭,可黄桷树却差点被烧毁,半个树身被烧的如木炭般黝黑。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十分痛心,几个老人还专门买来红布扎在黄桷树枝上,默默地为黄桷树祈祷……谁知,第二年春天,黄桷树黝黑的树干处竟然又吐出绿色的嫩芽来。到了夏天,黄桷树已长得枝繁叶茂。村里人的老人纷纷欣慰地说:“这把火烧得好,我们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红火起来的!”
老家的黄桷树,是我生命中深深刻画的印记,你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间。
新闻推荐
王双全邓勇一同调研 郭亨孝陪同调研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